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序良俗原则
发布时间:2017-09-23 13:26
本文关键词: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序良俗原则
【摘要】: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传统法制近代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文章以北洋政府时期为背景,对公序良俗原则这一民法基本原则进行详细地研究。公序良俗原则在北洋政府时期有着重要法律地位,不仅法律条文规定较为全面,而且司法实践运用也十分频繁。对这一原则进行探讨分析,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及其对北洋政府时期法制发展的影响。 本文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公序良俗原则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公序良俗原则源于罗马法,其内涵主要包含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一般将两者结合起来理解运用。风化在本文中主要指风俗教化,风俗习惯是人们长期生活积累下来的习俗、习惯,公序良俗原则是风化、风俗习惯中的一部分,将这一原则与习惯进行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原则的地位内涵。 第二部分是,北洋政府时期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的原因及成果。公序良俗原则与习惯联系密切,开展此次调查的根本原因是为《民国民律草案》的出台做好准备;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是其思想方面的原因,法典编纂宗旨之“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是其客观要求。通过此次调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资料,有传统的善良风俗与落后的恶意习俗、不同省份间的地域差异、民法上不同权利内容等多方面的内容特点。为《民国民律草案》的出台做好了基础准备工作,在司法实践中也缓解了民间习俗与成文法律之间的冲突。 第三部分是论述北洋政府时期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表达。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公序良俗原则的中国式表达。在传统社会中,礼法结合,重视道德教化,遵循一定的家族宗法制度,这其中都包含了丰富的公序良俗原则,其中“礼”包含了维护公共秩序原则的内涵,“仁”其中的“孝”则蕴含了善良风俗原则内涵。二是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规范,首先是确立这一原则的必要性。北洋政府时期,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深化,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法律方面也不例外。二是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律上的制度设计,其中将《大清民律草案》和《民国民律草案》中关于公序良俗原则的相关法律条文以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到北洋政府时期的民律草案是更为接近民众生活的,对公序良俗原则也是更为重视的,,这与前期全国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这一准备工作关系密切。 第四部分是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实践,主要通过三方面论述:法律与公序良俗原则的冲突;通过具体案例得出解决冲突的方式;解决实际案件的步骤。将法律与公序良俗原则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树立司法权威。 文章第五部分是对公序良俗原则的评价,不仅在北洋政府时期影响深远,而且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法的影响也十分重大。北洋政府时期虽然社会战乱、动荡频繁,但对中国法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方面却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公序良俗原则的运用极有研究价值,更够弥补法律不足,缓和矛盾冲突。
【关键词】:北洋政府时期 民事习惯 民律 公序良俗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9;D923.1;K26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 公序良俗原则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11-13
- (一) 公序良俗原则的概念内涵11
- (二) 公序良俗与风化、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11-13
- 二、 北洋时期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开展之原因及成果13-25
- (一) 北洋政府时期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开展之原因13-16
- (二) 北洋政府时期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之成果16-25
- 三、 北洋政府时期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表达25-32
- (一) 公序良俗原则的中国式表达25-28
- (二) 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规范28-32
- 四、 北洋政府时期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实践32-40
- (一) 公序良俗原则与法律规范间的冲突33-34
- (二) 解决法律与公序良俗原则冲突的方式34-38
- (三) 有效解决社会实际案件的顺序步骤38-40
- 五、 公序良俗原则的评价40-46
- (一) 公序良俗原则在北洋政府时期的价值40-41
- (二) 公序良俗原则对《民国民法典》的影响41-44
- (三) 运用公序良俗原则的意义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生;清末民初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动因[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张松;;晚清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叙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魏淑君;由一例民国时期的移植法与民间习惯冲突展开的思考[J];法学;2005年09期
4 张生;民国《民律草案》评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5 张生;《大清民律草案》摭遗[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6 李青;;民国初年法制建构初探[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范忠信,叶峰;中国法律近代化与大陆法系的影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J];上海文学;1982年05期
本文编号:905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0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