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文化透视

发布时间:2017-10-01 13:14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文化透视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法律文化 信仰 法律信仰 法制现代化


【摘要】:法律文化是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法制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上存在着的法律文化资源的重新选择的过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也经历着从传统人治型社会向现代法治型社会的转型过程,一方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制度特征,必然会对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面对根深蒂固的传统法律文化与随着经济发展漂洋过海而来的西方法律文化,,如何在谋求法制现代化的新的突破同时保持发展中国家的稳定,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宏观审视,需要我们从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适合于本土的养分,同时从西方法律文化中发现优秀的价值观,将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引入正确的方向。 在中国,要实现法制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制度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制度建设背后真正推动制度建设的那一股无形的力量。这股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就是本国法律文化的强大影响力,而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信仰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法律信仰也应该且必须纳入到我们研究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视野中来。充分发掘法制现代化中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信仰的内涵,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文明社会中法律的成长及变革的深刻意义。 在实现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在更大程度上也要注重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发展与改造。在实现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的法治经验,而且还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现代化之路。只有基于本民族悠久法律文化和法律信仰资源之上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适合本民族发展需要的法制现代化建设。 基于以上理念,本文从对法律文化和法律信仰的分析入手,认为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背后的真正推动力就是法律文化以及法律信仰,并且透过法律文化和法律信仰的视角来全面看待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找到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文化 法律文化 信仰 法律信仰 法制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20
  • (一)研究的背景11-13
  • 1.问题的提出11-12
  • 2.研究的意义12-13
  • (二)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13-18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8-20
  • 一、文化和法律文化20-31
  • (一)文化20-22
  • (二)法律文化22-26
  • (三)多元的法律文化26-31
  • 1.多元的法律文化的形成26-29
  • 2.多元的法律文化的表现29
  • 3.研究法律多元的意义29-31
  • 二、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31-44
  • (一)现代化31-32
  • (二)法制现代化32-36
  • 1.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概念32-33
  • 2.法制现代化的条件33-36
  • (三)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36-44
  • 1.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必然性36-37
  • 2.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表现37-41
  • 3.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41-44
  • 三、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冲突44-51
  • (一)传统法律文化面对现代社会所遭遇的挑战45-46
  • (二)法律观念滞后于法律制度的矛盾46
  • (三)社会心理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46-47
  • (四)法律继承与移植的冲突47-49
  • (五)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信仰危机49-51
  • 四、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文化路径51-67
  • (一)从传统文化中找回文化自信51-53
  • (二)将中国传统从制度层面上接续下去53-54
  • (三)本土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发扬54-58
  • (四)社会主体心理层面的法律文化建设58-59
  • (五)在法律文化观念层面借鉴“变形虫似的思维方式”59-60
  • (六)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60-61
  • (七)实现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统一61-62
  • (八)从道德教化的民族传统中寻求法律信仰培养的可能62-63
  • (九)从传统道德本源出发强化民众的法律信仰63-65
  • (十)通过程序“仪式”教育强化民众的法律信仰65-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治平;;比较法与比较文化[J];读书;1985年09期

2 刘旺洪;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之模式分析[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3 夏锦文;当代中国法律革命的动力[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4 邓红蕾;对峙·对话·合流·和谐——中国法律思想史轨迹回顾及现代启示[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5 公丕祥,夏锦文;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J];法学;1997年07期

6 邱月;;浅析多元的法律现代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7 凌映;;浅析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误区[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8 刘学灵;法律文化的概念、结构和研究观念[J];河北法学;1987年03期

9 邓红蕾;百虑而一致 殊途而同归——论儒道文化与中西哲学之对峙而互补[J];江汉论坛;2003年05期

10 邓红蕾;;王夫之“}j —太和”和谐观及其现代启示[J];江汉论坛;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953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53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b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