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水资源 优化配置 法律保障 南水北调 河南省
【摘要】:通过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分布状况和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南省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总结了河南省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法制缺陷。为提高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结合河南省实际状况,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法律保障建议。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优化配置 法律保障 南水北调 河南省
【基金】: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142400410174)
【分类号】:D922.4;D922.66
【正文快照】: 南水北调工程构成“四横三纵”的大水网总体布局,是目前为止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举措。整个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河南省是中线的受水区,且是整个中线工程中占地面积最大、修建水渠最多的省份。河南省农业发达,但农业水资源并不充裕,南水北调工程重新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聂爱平;;我国水资源生态保护立法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2 韩亦方;;也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调度[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年05期
3 王红霞;;河南农业灌溉水资源综合利用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8期
4 泽原;;丰水兴利保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劲钢;;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法制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朴丽芬;郭世娟;周芳;;南水北调引江水与当地水实行联合调度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7年06期
3 张郁;吕东辉;;供水管理与需水管理相结合的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配置机制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年03期
4 张郁;;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研究[J];水利经济;2008年02期
5 陈开琦;;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对策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6 陈开琦;;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问题研究[J];天府新论;2012年06期
7 马攀红;;环境保护中水资源利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08期
8 范兆轶;;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水资源保护的瓶颈分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云;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顺久,侯玉,张欣莉,丁晶;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2 ;法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系统[J];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3 孟庆久,谷长叶,齐云飞;辽宁省中部地区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系统的有利条件[J];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10期
4 姚伯奇;南平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水利科技;2002年02期
5 王柏明;动态规划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李忠福,孙忠,李恒山,赵宏;从运筹学角度思考水资源优化配置[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2期
7 李晓明;浅析水资源优化配置[J];水利发展研究;2003年12期
8 张爱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思考[J];江苏水利;2003年07期
9 ;“山东省现代化水网建设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通过鉴定[J];山东水利;2003年02期
10 高世斌,赵智峰;沈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应用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东;;试论统筹城乡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董洁;王瑞年;;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雪峰;李忠华;张晓炜;杜崇;王波;姚章村;;基于系统协调发展的三江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申东;;水务改革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徐羽白;;关于潍坊市地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王维平;何庆海;范明元;黄继文;;构筑现代化水网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7 洪林;李明罡;李远华;;开封市各部门水资源优化配置[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8 范明元;黄继文;陈学群;张欣;杨小凤;;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与展望[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玉林;;试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蒋昌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言;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提供支撑[N];青海日报;2007年
2 洪小康 丁东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保障[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冯小平 俞斌 彭杰;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开创罗江水务新局面[N];四川日报;2000年
4 霍晓丽;尽快立项研究京津冀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N];河北日报;2007年
5 陕西省副省长 王寿森;加快省内调水步伐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N];陕西日报;2006年
6 吴泽宁(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将生态经济学引入水资源优化配置中[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穗诚邋通讯员 粤水婷;粤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 确保三大区域水源供给[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张永熙邋粤水婷;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 王世江;新疆:加快形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体系[N];中国水利报;2012年
10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权与水价研究”课题组;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思路[N];中国水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守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许文峰;郑东新区龙湖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技术保障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建世;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4 岳春芳;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5 高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供水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侍翰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何英;干旱区典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彭晶;基于GIS的多目标动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于长剑;通辽市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10 夏珊珊;沿海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河网水沙输移计算[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明;安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2 孙旭;mP灞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3 蔺颖;山西省需水预测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郝真;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牛云格;基于可变模糊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斌;南水北调山东段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实时优化调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孙翠清;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控制论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卢冰;桂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世坤;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蔚云;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26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2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