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资源影响评价及其立法模式选择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23 03:05

  本文关键词:资源影响评价及其立法模式选择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法 立法选择


【摘要】:因为资源本身具有有用性、稀缺性、公共性和社会性等特殊属性,使得资源在一国战略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所以我们实有必要对重大项目开展资源影响评价。资源影响评价,即是在某项重大活动开始前,对其可能对资源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之前的调查、预测和评定,也包括之后提出对策或解决方案。就资源影响评价的制度设计而言,在我国现有立法体系下,可考虑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建成更为科学合理的环境资源影响评价制度,并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公众参与、司法审查等环节上对现有制度加以完善。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资源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法 立法选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利益衡平的法制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2BFX120)
【分类号】:D922.6
【正文快照】: 几千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类利用资源能力提高的同时,人口数量也大为增加,资源已不再像人类社会初期般可以任求任取,而到了不得不规划利用的时代。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领域,“环境”与“资源”一直是两个难以截然分开的概念,但二者又并非能完全重合,保护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锡生;峥嵘;;论资源社会性理念及其立法实现[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2 黄桂琴;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J];河北法学;2004年01期

3 刘仁忠;罗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重内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燕;;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2 峥嵘;;资源社会性理念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黄友均;陈强;杨平;王应;;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4 薄守省;;WTO规则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之冲突与协调——从中国资源出口限制案谈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戴海;;论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6 马齐林;;我国循环经济规制问题研究——以我国2007年《循环经济法草案》为视角[J];法治研究;2008年08期

7 宋志琼;黄锡生;;环保法视角下中国商品住宅不合理空置的治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邓禾;韩卫平;;法学利益谱系中生态利益的识别与定位[J];法学评论;2013年05期

9 胡德胜;;中美澳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宋宗宇;郭金虎;;扩展与限制: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确立[J];法学评论;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李明华;张经辉;;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制度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高保全;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责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胡海辉;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白玮;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孔晓明;环境信息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陈煦江;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杨学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卓光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高双喜;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析与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基于非径向DEA方法的江苏FEEEP协调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邓丽娜;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轶珍;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震宇;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7 孙佳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新能源汽车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聪;石家庄市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9 芮莺华;用水许可制度比较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李雪梅;论公众参与环境法治及其推进途径[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继峰,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J];法学评论;2004年05期

2 周毅;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能力建设[J];社科纵横;1998年04期

3 郇庆治,李云爱;可持续发展观:生态主义向度[J];文史哲;1998年03期

4 何萍;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宁健;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底蕴[J];学术论坛;2002年05期

6 万年庆;罗焕枝;刘学功;;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再认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潘玉君,段勇,武友德;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8 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焦宝乾;;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灿发,于文轩;“圆明园铺膜事件”拷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J];环境经济;2005年11期

2 秦杰 ,邹声文;制定规划要尊重公众环境权益[J];政策w,

本文编号:1081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81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