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法视野下的公共健康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5:19

  本文关键词:环境法视野下的公共健康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制 公共健康 损害救济


【摘要】: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利用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健康也因此受到很大威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严峻的环境和公共问题反过来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环境和公共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迫切要求我们正视和研究环境和公共健康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在环境保护、公共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进行充分的利益衡量,探索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法律保障机制。在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摸索过程中,我国要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口健康的利益,避免、预防和消除不健康因素,健全我国的公共健康安全秩序。建立健全环境与公共健康安全的法律保障机制,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我国,由于环境与公共健康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的环境与公共健康立法还不是很健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与公共健康的立法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借鉴国外各国相关立法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环境与公共健康提出了完善策略。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即环境与公共健康、环境法制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了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以及公共健康是环境的价值追求;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分散立法现状,分别对环境、公共健康(卫生)的相关法条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环境与公共健康立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目的、标准体系、环境行政管理、相关制度支撑等主要方面;第四部分对国外环境与健康相关的立法和实践作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第五部分对第三部分提出的我国环境与公共健康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完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环境与公共健康立法和实践的推进。这些问题如环境标准执行过于宽松、环境监测制度不完善、执法部门杂多且内容相互交织、缺乏相应的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等。通过对国外相关环境健康立法和制度的考察,借鉴已有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包括改变二元立法目的、引入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机制、逐步提高环境和健康标准、改革行政机构领导体制、加强环境健康风险预防管理以及通过环境公益诉讼打破传统环境健康损害救济路径依赖的困境和实行社会化的救济机制等措施和建议。针对这些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一)评析现有公共健康和环境法制立法与标准体系,提出修改相关立法建议,提高评价标准,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和控制手段;(二)引入关于健康的环境风险评价机制,在原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增添设立健康影响评价机制;(三)健全风险预防机制,完善公共健康预警管理,在损害救济方面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开创多途径救济损害的道路。
【关键词】:环境法制 公共健康 损害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8-9
  • 二、相关研究9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9-11
  • 第一章 公共健康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11-16
  • 一、公共健康的环境法解读11
  • 二、公共健康与环境的共生关系11-13
  • 三、公共健康保护对环境法制的依赖13-16
  • 第二章 我国公共健康与环境立法例16-21
  • 一、公共健康环境法律体系16-18
  • 二、环境与公共健康标准体系18-21
  • 第三章 我国公共健康保护的环境法制缺陷21-30
  • 一、二元目的立法使健康保护无法与经济发展博弈抗衡21-23
  • 二、环境健康标准缺失或过低不足以保护公众健康23-25
  • 三、相关法制欠缺、管理机构庞杂、各行其是25-28
  • 四、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救济的路径依赖28-30
  • 第四章 国外环境与公共健康立法考察与经验借鉴30-36
  • 一、欧盟——重视区域协作,关注风险预防30-31
  • 二、日本——风险预防与多途径损害救济体系31-33
  • 三、美国——相对成熟的环境健康管理体制33-35
  • 四、韩国——规定环境健康权利,引入健康风险评价机制35-36
  • 第五章 我国公共健康环境法制的完善36-47
  • 一、修改二元立法目的,删除促进经济建设的立法目的36
  • 二、建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机制36-38
  • 三、完善并逐步提高环境健康标准38-39
  • 四、建立环境健康管理的纵向双重垂直管理体制39-40
  • 五、构建环境与公共健康监测预警制度加强风险预防管理40-41
  • 六、打破环境公共健康损害救济的路径依赖41-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文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郭琳;刘桂环;;日韩环境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8年24期

3 王曦;胡苑;;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的要素量化评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贺思源;;论我国环境执法机构的重构[J];学术界;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雯;[N];中国环境报;2011年



本文编号:1092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92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