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27 10:36

  本文关键词:论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环境责任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法律法规


【摘要】:企业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最大限度谋求经济利润和实现股东利益时,应履行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改革开放后,企业发展迅速,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和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也因此成为法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但目前,我国企业实现环境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激励实现机制不健全,社会化监督参与机制不完备,企业自身也严重缺乏自律性。本文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概述了企业环境责任的起源,系统总结了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阐述了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现实困境,阐明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同时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从立法、政府、社会公众以及企业自身四个角度提出了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中国化路径的法律建议。通过这些调整机制的综合运用,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推动我国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法律法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研究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背景及意义8-9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9-10
  • (一)国外研究现状9
  • (二)国内研究现状9-10
  • 三、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0-12
  • 第一章 企业环境责任概述12-24
  • 一、企业环境责任的起源12-15
  • (一)企业生产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3-14
  • (二)企业应实现环境责任成为全球共识14-15
  • 二、企业环境责任的内容15-19
  • (一)企业环境责任概念争议16-17
  • (二)企业环境责任内涵界定17-19
  • 三、企业实现环境责任的理论依据19-24
  • (一)法之正义与秩序价值理论19-20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20-21
  • (三)利益相关人理论21-22
  • (四)绿色供应链理论22-24
  • 第二章 我国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现实困境24-33
  • 一、当前我国企业环境责任实现存在的问题24-29
  • (一)我国环境立法尚不完善24-26
  • (二)政府激励实现机制不健全26-27
  • (三)社会化监督参与机制不完备27
  • (四)企业自身缺乏自律性27-29
  • 二、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29-33
  • (一)企业“理性—经济人”理论的影响29-30
  • (二)环境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30
  • (三)环境效益未计入企业收益30-31
  • (四)法律制度严重缺位31-32
  • (五)地方政府保护主义32-33
  • 第三章 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域外经验借鉴33-39
  • 一、美国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33-35
  • (一)美国的环境责任立法33
  • (二)美国的环境经济激励手段33-34
  • (三)美国的环境公众参与34-35
  • 二、德国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35-36
  • (一)德国的环境责任立法35
  • (二)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35-36
  • (三)德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36
  • 三、日本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36-39
  • (一)日本的环境责任立法37
  • (二)日本的企业环境教育制度37-38
  • (三)日本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38-39
  • 第四章 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中国化路径39-52
  • 一、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立法39-41
  • (一)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相关法律法规39-40
  • (二)重视程序性法律规范的制定40-41
  • 二、发挥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作用41-47
  • (一)转变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理念41-42
  • (二)完善相关配套经济激励制度42-45
  • (三)健全政府财政补贴制度45-47
  • 三、完善社会化监督参与机制47-49
  • (一)增强公众环保意识47
  • (二)搭建新闻媒体监督平台47-48
  • (三)推动民间环保组织的参与管理48
  • (四)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48-49
  • 四、构建企业自律机制49-52
  • (一)强化企业环境责任理念49
  • (二)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管理制度49-50
  • (三)坚持企业绿色环境经营策略50-52
  • 结论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59


本文编号:1103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03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