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法律责任探讨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法律责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监管 地方政府 法治 公共物品理论 法律责任
【摘要】:环境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环境监管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地方政府在环境监管中有着先天的优势,处于主导地位,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有些地方政府在环境监管中不作为、乱作为,而现行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政府环境监管失职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制约和相应制裁。从理论上讲,委托代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环境法治理论是政府承担环境监管法律责任的依据。从实践上讲,应当完善立法,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法律责任,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追究环境监管失职的地方政府及其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地方政府的民事责任和地方政府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环境监管 地方政府 法治 公共物品理论 法律责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与环保监管模式创新研究》(08JJD820167,黄锡生主持、赵美珍子项负责)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8;D625
【正文快照】: 近年来,频频见之报端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环境公害高发期,谁该为环境问题负责?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很多人认为,企业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正是排污企业不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才导致当地生态环境被破坏。表面上看的确如此,真正的根源却在当地政府,企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省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 建设幸福港城[J];大陆桥视野;2011年07期
2 王伟奇;;环境行政监管组织的法律分析——以水污染治理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今年山西省要继续强化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监管[J];环境与生活;2011年05期
4 戴亦欣;;评《城市与气候变化:城市可持续性与全球环境治理》[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2期
5 童大焕;;没有赔偿的污染想要证明什么?[J];长三角;2010年10期
6 余敏江;;论城市生态象征性治理的形成机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孙晓伟;;从污染事故频发透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行为——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8 邱桂杰;齐贺;;政府官员效用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动力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崔利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应“治”与“防”两手抓[J];中国审计;2010年07期
10 熊跃辉;武绍贵;钱永涛;;以有力监管推动农村环保[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尔平;;左手搏右手:以云南滇池1908—2008年治理为例的地方政府环保政策研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2 周大杰;朱玉霞;杜红;刘锐;;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崔亚飞;刘小川;;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的面板数据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陈家林;;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困境和失职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5 刘赞;宋建敏;刘玉;;青岛市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6 宋建敏;刘赞;刘玉;;关于青岛市新化学物质环境监管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吴舜泽;逯元堂;张治忠;贾杰林;刘瑶;;“十一五”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构想与重点[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邢锋;;物联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初探[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段立强;;我省环境保护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闫澄宇;王建生;;关于西安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丹;地方政府成为检查重点[N];四川日报;2005年
2 许岩;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今年将首次下降[N];证券时报;2007年
3 刘效仁;环境监管怎么才能一竿子插到底?[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记者 原二军;地方政府治污要下大决心[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焦红艳;环保督查宜建立良性互动机制[N];法制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凤娟;加强煤企环境监管[N];图们江报;2010年
7 ;“四化”理念激活新城环境监管能量[N];西安日报;2010年
8 彤影;环境监管不能“人盯人”[N];联合时报;2010年
9 刘继忠;东坡区:创新环境监管[N];眉山日报;2010年
10 刘跃进 洪尚群 王浩;水泵应纳入环境监管[N];中国环境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志强;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游德才;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李红利;中国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难题及对策机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罗文君;论我国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职能的激励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司开玲;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凌波;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达;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D];复旦大学;2007年
9 余璐;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需勇;农村环境问题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晓亮;排污权交易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郁婷婷;产业集群区域政府环境规制矛盾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利;和谐社会中地方政府环保职能转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陈晓琳;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与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的治理[D];浙江大学;2007年
6 安晓晶;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及环保产业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金栋;地方政府环保绩效考核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郭彪;论我国环境监管中的政府职责[D];安徽大学;2011年
9 田琳;地方政府环保责任法制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谭智刚;农村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5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0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