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后评价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16:24
本文关键词:填海造地后评价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的土地面积有限,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填海造地活动愈演愈烈。填海造地确实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缓解了土地紧张的局面,甚至在我国沿海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但是作为彻底改变海域原有属性的一种用海方式,填海造地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填海,,填海区域内的生态系统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填海造地活动应当予以禁止或者严格限制。对于填海造地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将填海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现阶段我国有关填海造地环境方面的保护多是依赖填海活动实施以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将其作为审批项目的依据。对于填海造地工程正式生产运营之后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评估较弱,对于填海工程竣工之后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的重视不足,没有将后评价制度专门纳入到填海造地环境管理中。填海热潮愈演愈烈,海洋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危害,这些危害不仅包括短期即可显现的危害,还包括需要经过长期过程才会凸显的隐性危害。当下实施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具有补充性和救济性,而对于填海造地这种彻底改变海域属性的用海方式而言,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应该是自主性和常规性的。建立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已经是势在必行。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共分四个部分对全文进行阐述。具体论述如下: 首先,本文通过对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填海造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引出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缺失问题。以胶州湾填海造地为例,阐述了前期环境影响评价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而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通过对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价制度的规定及不足进行说明,得出建立专门的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其次,本文对填海造地后评价的评价对象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对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和公路铁路建设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相关领域的后评价实践予以介绍,论述了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的法定评价对象。 再次,主要从程序上对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进行介绍。借鉴海洋石油开发领域的后评价程序经验,对填海造地后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后评价报告的编写、审批、反馈等阶段进行阐述。 最后,分析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的保障问题,从立法上的支持、建立后评价管理体制、构建专业的后评价机构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描述,明确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的法律定位,保障后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 总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分析、实证分析、图表总结等多种形式对填海造地后评价制度进行了探讨,期望达到完善填海造地法律制度,严格限制填海造地活动,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曦,易鸿祥;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的思考[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2 郑瀛;我国首例填海造地行政诉讼案的法律问题[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刘伟;刘百桥;;我国围填海现状、问题及调控对策[J];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4 娄成武;常爱连;;我国围填海管制政策的反思及其改进措施[J];广州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5 刘洪滨;孙丽;何新颖;;山东省围填海造地管理浅探——以胶州湾为例[J];海岸工程;2010年01期
6 李水生;;论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J];环境保护;2008年06期
7 王铁民;对《海域使用管理法》有关条款的理解[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年01期
8 陈书全;;关于加强我国围填海工程环境管理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9期
9 胡小颖;周兴华;刘峰;彭琳;辛海英;杨凤丽;;关于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问题的研究及其管理对策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10期
10 杨瑾;;浅议胶州湾的污染现状与环湾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勇智;我国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6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8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