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武汉市水资源危机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6:18

  本文关键词:武汉市水资源危机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资源危机 跨界治理 武汉市


【摘要】:武汉市虽然在水资源的总量、水质、水域面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但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上都存在问题。如地下水超量开采、水资源严重浪费、河流及湖泊的污染加剧等。为了顺利推进武汉生态城市建设,武汉市需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通过新型节水技术的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制定合理的水价走"节水型"城市的发展道路,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大污水的处理力度。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城市的兴旺发展或是衰败消亡,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的。然而在人口剧增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危机。位于长江边上的中心城市武汉,也开始面临水患,其自身发展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文超,龙腾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2 任春霞,商彦蕊,徐东瑞;国外节水农业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侯春梅;张志强;迟秀丽;;《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呼吁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1期

2 唐德强,郭荣发;节水灌溉对红江橙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福建果树;2005年02期

3 胡震峰;雨水资源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J];山西建筑;2004年15期

4 蒋兴林;钱坤;楚超;;浅析美国绿色住宅建筑节水技术[J];四川环境;2006年05期

5 任健美,刘永存,梁爱珍;水资源对太原市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4年02期

6 戈素芬;张素清;;节水农业研究动态[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5年06期

7 刘树锋;陈俊合;;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以惠州市为例[J];水资源保护;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文超;城镇地区水资源(极限)承载力及其量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焦胜;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湖南大学;2005年

3 汪霞;城市理水[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春霞;节水型农业建设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瑜;西南山地城市滨水地带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及方法探索[D];重庆大学;2004年

3 夏伟立;生活污水农用对作物及环境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田娟;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马立辉;河北省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6 丁维华;徐州市城市供水预测与节水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豆林;景泰灌区草窝滩盆地30年以来水环境变化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8 黄宁;基于持续发展的城市功能区划理论及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杨金鹏;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刘婷;水资源约束下的城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2 陈为邦;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3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4 张庭伟;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介绍一个实例[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5 杨明松;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排水规划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6 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7 杨冬辉;城市空间扩展对河流自然演进的影响——因循自然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8 申金升,徐一飞;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初探[J];规划师;1999年02期

9 段进;关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结构的思考[J];规划师;1999年04期

10 蒋晓辉,黄强,惠泱河,薛小杰;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顺;;水资源紧缺 警钟长鸣[J];河南水利;1994年04期

2 ;尽快将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战略举措[J];中国产业;2011年04期

3 岳洪章;;乐亭县沿海地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河北水利;2011年06期

4 赵玉红;刘俊付;;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利用[J];河南水利;2003年04期

5 袁长华;刘雪莲;;城市水资源规划相关问题探讨[J];水利天地;2011年07期

6 王怀韧;;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J];河南水利;2000年01期

7 雷玉桃;任佳伟;吴柯材;;基于虚拟水的水资源管理研究[J];水利经济;2011年04期

8 刘志;;论我国水资源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完善[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王帅;董卉;;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利民;程伍群;彭江鸿;;社会生产活动对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影响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权;李秀娟;孙林林;;保障北海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周波;刘乃瑞;米磊磊;;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王慧清;郭中小;张炜;周玉功;;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王燕;;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浅析——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罗岩;王新辉;沈永平;王顺德;;浅论新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高真伟;闫滨;侯锴;;解决辽宁省水资源危机的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刘传贵;刘荣超;邓志刚;刘建英;李学强;;浅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宋永嘉;田林钢;李河;曹震;;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之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9 汪明娜;汪达;;建设生态型城市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岩;武义成;许长征;;引黄是解决商丘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洲水资源危机加剧[N];人民长江报;2009年

2 庄玉;汕头水资源严重短缺[N];汕头日报;2010年

3 本报评论员 李建华;水资源危机是发展方式问题[N];长江日报;2011年

4 蔡劲松;中国水资源危机:并非危言耸听[N];中国财经报;2009年

5 李学梅;水资源危机呼唤“节水发展”[N];人民长江报;2009年

6 乌云斯琴;民革专家学者为缓解北京水资源危机支招[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陈和午;水资源危机让我们看到什么?[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李红梅;美国南佛罗里达:环境压力和水资源危机[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童国庆;欧盟应对水资源危机的策略[N];黄河报;2010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长策智库GMEP特约研究员 刁莉;中亚水资源危机临近[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若璞;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水资源灾害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2 张燕;雨水及灰水再利用—非传统水资源在居民区应用可行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3 田林;经济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江鸿;区域水资源危机产生及其风险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田维民;试论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制度之构建[D];兰州大学;2007年

3 陈晨;环境公正原则视野下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李涛;流域水资源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朱文敏;河北省馆陶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雪婧;胡锦涛保护水资源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佳;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柴文佳;基于灰色模型的华北六省(市)区农业水资源需求量预测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9 王春霞;泰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尹兴;长沙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32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32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