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赔偿之关键前提:因果关系判定
本文关键词:环境损害赔偿之关键前提:因果关系判定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随之引发的环境损害问题越发严重。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大多数损害得不到赔偿。因果关系判定,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前提,正是我国面对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环境损害的因果链条,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程序;而后,为了避免由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而导致该程序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本文对国外先进的因果关系判定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建立了判定程序和判定原则相结合的因果关系判定体系,该体系旨在帮助遇到"瓶颈"的判定程序能够按照体系中的判定原则以一种"迂回"的方式继续进行。本文所构建因果关系判定体系,在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兼顾了实用性和时效性,避免了因果关系判定这一关键环节陷入无休止的考证和证明之中,对环境损害赔偿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技术支持作用。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环境保护部“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与能力建设框架设计”项目
【分类号】:D912.6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随之引发的环境损害问题越发严重,其赔偿问题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果关系判定,直接决定着因污染事故而遭受损害的环境资源的经济损失能否获得赔偿。然而,由于认识滞后,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尽快建立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程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栩生,吕忠梅;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连金;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原因透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余利亚;叶海平;刘云;;生命权私法救济浅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文涛;公司环境侵权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叶名怡;;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与证明责任倒置——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考[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5 田韶华;;论惩罚性死亡赔偿金制度之构建——兼谈死者近亲属缺位情形下的死亡赔偿[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6 靳文静;;我国雇主责任主体制度的缺陷和完善之路径——兼评雇主责任、帮工责任和法人责任之关系[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7 王福友;高勇;;侵权违法阻却事由论纲[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8 刘英明;;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倒置合理性论证[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9 杨德桥;;论违法性要件的独立及其实现[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10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秘明杰;;环境侵权及其不确定性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毛涛;;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原笑;施燕;苏倪;;试论水污染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常纪文;;中国的森林立法及其文化背景[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海波;唐瑭;;论环境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立新;;完善环境群体性纠纷司法救济机制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司坡森;论国家补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金YТ,
本文编号:1233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3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