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法律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20:25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法律途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棕地 再利用 评估机制 类型化 点位超标率


【摘要】:棕地在我国城市的普遍存在已经不容质疑,对如何提高棕地的利用质量、实现合理利用棕地的解答迫在眉睫。国外相关立法能够带来诸多启示,权威的棕地评估机构的建立,不同的棕地类型化处理、合理的主体责任配置是棕地有效并安全利用的重要着力点。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分类号】:D922.3;D922.68
【正文快照】: 一、棕地的概念界定及我国棕地现状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土地产生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又给城市土地带来巨大的污染和浪费。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因扩张而产生的疯狂的土地需求与其自身所占土地的“中毒”现象,显然产生巨大的反差。不少工业用地随着工厂的搬迁而废弃,成为城市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康;何华春;;“棕地”揭秘[J];中国土地;2007年08期

2 薛春璐;周伟;郑新奇;;国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对我国棕地利用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庆华;;浅谈城市棕地利用[J];四川建筑;2009年S1期

2 谢红彬;杨英武;孙作玉;;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周康;程方芳;;简述棕地的再开发[J];陕西建筑;2011年04期

4 程妍;;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动态[J];商场现代化;2012年23期

5 陈兆燕;谢红彬;沈红;杨英武;;国内外褐色土地再利用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04期

6 李胜玉;谢红彬;;国内外褐色土地再利用成功案例对比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于明洁;郭鹏;朱煜明;;基于方法集的棕地再开发项目组合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年03期

8 郭鹏;于明洁;朱煜明;;棕地再开发项目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S1期

9 薛春璐;周伟;郑新奇;;国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对我国棕地利用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2年03期

10 谢红彬;孙作玉;杨英武;;褐色土地再利用的利益相关者环境冲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凡;;棕地治理研究文献综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王轶;;武汉王家墩CBD建设过渡期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美国“棕地”更新与再开发的启示[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沈艳丽;刘方;;城乡规划中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复建规划方法探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姗姗;常江;;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复兴规划及实施策略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海茵;华翔;;浅析东莞市“三旧”改造的创新与不足——基于东莞市“三旧”改造与国外棕地再开发的比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6 林璐;谭俊杰;;棕地在城市更新中以市场为主导的再利用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7 李艳岩;;棕地治理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维;张金婷;王伟;周静;孙华;;基于耦合模型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益空间差异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九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高源;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纪丽娟;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石秀伟;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及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汪静;南京冶山矿废弃地旅游资源挖掘及利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郭ng;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张晋;基于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新城绿地整合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杨耀淇;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武;城市褐色土地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及其协调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健;城市记忆的延续:长沙火车南站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忠宏;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孟丹;矿业型工业废弃地建筑与环境再生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彤彤;昆明市闲置土地成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浩;深圳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编制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何姗;棕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蓉;基于绿道理论的浙江省废弃铁路改造与利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赵晶;棕地再利用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及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佳佳;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老工业园的更新改造[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芳;陈滢盈;冯硕;;西方“棕地”再开发的启示[J];上海房地;2010年04期

2 张艳锋,张明皓,陈伯超;老工业区改造过程中工业景观的更新与改造——沈阳铁西工业区改造新课题[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11期

3 曹康;金涛;;国外“棕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4 曹康;何华春;;“棕地”揭秘[J];中国土地;2007年08期

5 蒙莉娜;郑新奇;王淑晴;;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再开发实践经验对北京市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禾;[N];科技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242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42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