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立法的都市化倾向及应对
本文关键词:中国环境立法的都市化倾向及应对
【摘要】: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但我国的环境立法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环境立法的都市化倾向明显,即以城市为中心进行了相关的制度设计。环境立法都市化倾向与中国所处的世界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中国法学论者对西方理论和思维方式的继受密切相关。针对环境立法都市化倾向现象,不仅要坚持环境立法的平等适用性,而且还要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出发,坚持合理的差别对待。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中国环境立法都市化倾向明显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显示,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53.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7.6%;农业源氨氮排放量80.6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31.8%。同时,《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2 蒋莉;;农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法——基于对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的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4期
3 陈懿;;对完善中国农村环境法制的建议[J];世界环境;2008年05期
4 蒋莉;刘维平;;农民环境诉求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基于对厦门PX风波与浙江东阳画水镇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比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福恒;;丹麻镇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6期
2 尚杰;刘宇会;;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调查[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3 常娜;;论我国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年10期
4 代杰;;世界对中国环境法的影响及未来拨正之道[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胡元聪;王楠;;包容性增长理念下农业负外部性解决的经济法分析[J];法学评论;2013年05期
6 刘德海;;环境污染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协同演化机制——基于信息传播和权利博弈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4期
7 江文娟;顾tR;刘格格;曹倩文;邱安安;;我国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调查及法律现状研究[J];北京农业;2014年06期
8 吴莉莉;吕闽;王园园;;新形势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2期
9 许灿;李二虎;王鲁峰;范刚;徐晓云;潘思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对玉米果汁饮料挥发性成分及色度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4年06期
10 黄月婵;欧阳紫榕;徐振兴;王磊;;民族地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及应对策略[J];东南传播;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泗进;何立环;王晓斐;孙聪;;浅谈我国农村工业污染及农村环境管理体制转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2 周原田;;城乡生态环境的失衡及测度[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英;基于质量安全的吉林省水稻生产组织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2 肖雷;中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肖建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吴丽丽;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万超;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张晓燕;冲突转化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冲突治理[D];南开大学;2014年
7 胡志辉;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郅祯;张家口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2 张继鹏;我国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李洁;陕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治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延妍;试论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常娜;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董锴;汉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蒋培;我国农村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9 黄金梓;转制后国家开发银行承担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晨;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对策及思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民;刘婧;;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社会诉求与制度保障——厦门市“PX项目”事件引发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3期
2 蔡守秋;吴贤静;;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3 张建伟;;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机制[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4 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5 周玉华;郑磊;;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之设想[J];北方经贸;2007年05期
6 彭丽萍;;危机事件下媒介差异以及受众诉求——从厦门PX事件为例[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8年01期
7 方娟;;坎坷环保诉讼路[J];公民导刊;2004年12期
8 陈清硕,王平;环境思想史和环境科学历史发展[J];环境导报;1996年03期
9 张晓敏;;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民建中央专题调研组;路明;郭群峰;;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经济界;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笑蜀;[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迪新;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唐萍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蒋海文;大众传媒功能失范对危机决策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玲;张晨;;乌鲁木齐市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和完善建议[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2 辛辉;杨莉英;;加快地方环境立法 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年10期
3 王小钢;;对“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试论当前中国复杂社会背景下环境立法的目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高莹;;加强环境立法 加大执法力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5 孙佑海;;择时而立 立足实际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9期
6 张德淼;刘琦;;中国环境立法的地方经验——以武汉和深圳为例[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7 董树彬;张启发;;科学发展与环境立法的双向互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鹰;;山西经济发展亟待加强地方环境立法[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9 何卫勇;;刍议西藏生态环境立法[J];西藏发展论坛;2010年06期
10 欧俊;;我国环境立法中的若干理念检讨[J];法制与社会;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娟;肖扬;;地方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俸俊玲;李文华;邵建忠;;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姜素红;;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芳;张廉;;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立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5 万劲波;;推进环境立法的综合化[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史玉成;;西部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兼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徐振才;;浅析我国现代环境立法的历史进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梁晨;;新时期我国环境立法的回顾与反思[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9 杨兴;;论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的根源及现实表征[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白平则;;当代中国社会环境公平问题透视——环境公平应成为环境法的基本理念[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副教授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丁文广 仙昀让;甘肃:提高妇女参与环境立法能力[N];中国妇女报;2012年
2 记者 郄建荣;环境立法不能被利益集团左右[N];法制日报;2013年
3 王小龙;环境立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获证实[N];科技日报;2013年
4 刘英团;农村环境立法应强调官员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刘袅;不断加强环境立法[N];西藏日报(汉);2014年
6 世昕;环境立法:避免行政部门揽权不作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刘世昕;环境立法要避免“争权而不负责”现象[N];西部时报;2007年
8 束洪福;改革与发展蓝皮书回顾环境立法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束洪福;发展和改革蓝皮书回顾环境立法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郄建荣;美国:环境立法的归宿是以人为本[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爱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2000年以来山西省环境立法科学性的调研报告[D];山西大学;2012年
2 宋丰;环境立法的伦理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慧娟;欧盟环境立法评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孙培育;我国环境立法的反思与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孙晓罡;论科学发展观与环境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孝劲;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王婷;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之目的及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春云;昆明市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卉;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中的症结与出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孟庆蕾;关于我国环境立法的若干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7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4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