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时代环境法上“生态人”模式的一种图景言说
本文关键词:生态时代环境法上“生态人”模式的一种图景言说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基本标志,倡导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以生态伦理为道德标准,以绿色技术为载体的生态时代篇章已经到来。生态时代之于法律的意义就在于其引致了法律的全面变革,型塑生态化的法律与塑造以理性"生态人"为表征的全新的人之形象势在必行。法律可以理解为是广义上社会契约的文本形式,不同契约理论下的主体假设是不尽相同的,因之我们需要借助契约理论主体假设的演变为线索,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上探讨"生态人"模式,首先塑造一个抽象的理想类型的"生态人",然后再还原一个生活在真实世界的"生态人",终极目标希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达致一种平衡。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法律变革: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项目编号:04SFB101) 茂名市法制研究学会项目《生态时代环境法上“生态人”模式的一种图景言说》(项目编号:MMFX002)之最终成果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大体而言,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我们的文明历经了:原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沿着从过去走向未来的一维时间流,展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历史过程。”[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2 徐国栋;认真透析《绿色民法典草案》中的“绿”[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3 梅宏;刑法生态化的立法原则[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颖;从身份到契约与从契约到身份——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模式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董保华,周开畅;也谈“从契约到身份”——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浙江学刊;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晓榕;生态法上的人[D];福州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辉;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小军;;论环境参与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4 张瑞萍;从“代际公平”理论反思民事主体制度的价值[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5 肖海军;;商事代理立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6 李志凯;合作学习与和谐社会[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9期
7 唐荣智;钱水娟;王珍;;论循环经济法的若干基本问题[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张建文;社会转型与国有财产制度的变迁——以公产、私产区分的国家财产理论为视角[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9 翁京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徐小稳;;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蒋先玲;项目融资模式及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刘惠荣;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闫尔宝;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书明;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陈柳娜;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责任[D];华侨大学;2007年
3 陆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孔石;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曹志红;信息法的伦理基础[D];中南大学;2002年
6 李文骥;中国的宪法诉讼探讨[D];郑州大学;2002年
7 桂林;论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D];苏州大学;2002年
8 杨钦;环境污染侵害排除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李莉;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杨安源;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2 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法律观念刍议[J];东南学术;2000年05期
3 陈泉生;生态文化价值取向的法律视角[J];东南学术;2001年05期
4 吴斌;对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谢晖;论法律事实[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朱晓U,
本文编号:1258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5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