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森林法》适用环境公平的必要性
本文选题:环境公平 切入点:《森林法》修改 出处:《法学杂志》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公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本文简述了环境公平的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着眼于当代中国森林保护所面临的环境公平问题从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三个层次着重分析了我国《森林法》确定环境公平原则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我国《森林法》中完善环境公平的立法建议,认为应当将环境公平确定为其立法目的之一,并要求国家在承担起国际森林保护责任的同时全面调控我国的森林保护问题。
[Abstract]:Environmental equity was put forward in 1980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qu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viewpoints.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equity problems faced by forest prote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ra-generational equ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equity in Forest Law of China is analyzed in three levels of interspecies equity. Finally, th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environmental equity in Forest Law of China are put forward. It is believed that environmental equity should be defined as one of its legislative purposes, and that the country shoul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ational forest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forest protection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林权制度研究”(编号09YJC820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森林法》修改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编号BLRW2010-10)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D92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彩虹;;环境公平的实现——以环境法修改为契机[J];环境保护;2007年18期
2 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三种表现[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李丽;程云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9年06期
4 文同爱,李寅铨;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5 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J];浙江学刊;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秀红;论环境法公平原则的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李久生,谢志仁;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燕,顾小琳;环境法制观念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赵子瑜;;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梁剑琴;田春蕾;;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佳慧;;当代中国农民权利保护的特殊性及其内容建构[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8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9 李莉;;上海市湿地立法相关法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10 欧阳丽;;论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博弈态势的历史演进[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国峰;;浅析循环经济立法的生态化[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彭晓琼;;从MEAS角度论WTO规则对相同产品的界定[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5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6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7 邵建忠;张树兴;;《环境保护法》修改中环境公平问题的法学反思[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8 杨永芳;;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管纪尧;;浅议国际河流水权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白廷举;;法治——生态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选择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胡英姿;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段鹿杰;胶州湾湿地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冯莹;欧盟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俊斌;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顼;区域限批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巍巍;河南省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斌;环境法的效率价值[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2 王海峰,薛纪渝;论环境经济与区域环境保护投资配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年03期
3 王忠武;论当代环境道德建设的方法论原则[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2期
4 郑少华;论环境法上的代内公平[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5 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7 刘建辉;论环境法的价值[J];河北法学;2003年02期
8 吴忠民;论代际公正[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赵跃龙,刘燕华;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的关系[J];经济地理;1996年02期
10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云行;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平;;试论新时期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红;行政自由裁量权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丰海英,刘素仙;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对策[J];理论探索;2005年05期
4 邓崧,彭艳;电子政务支持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刘俊;黄毅峰;;浅谈公共政策执行中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及其控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6 邓崧;彭艳;;电子政务支持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6年01期
7 高峰;陈承新;;省级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再构想[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福波;;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亟待加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刘薇;;人力资源会计探索[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10 朱炳富;任国娟;严炎中;徐雯宇;;上市药品的再评价[J];海峡药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绍香;;乡村旅游开发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冯宜剙;张洁;;提高护士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探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张洽兴;;浅谈热油炉化学清洗标准制定的必要性[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华向阳;孙勇;;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5 黄儒林;谢建华;柳建;;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性与策略[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福众;;高等学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7 邹亮辉;;谈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展”的必要性[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8 刘竞艳;;百色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回顾与展望[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9 高向前;;浅谈医院的文化建设[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华新荣;;浅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五常市委党校 张国林;浅谈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2 华夏;信用风险控制必要性[N];国际商报;2004年
3 张政斌 山西·长治市;再谈制定《国家工作人员反作为行为处罚法》的必要性[N];人民代表报;2003年
4 孙亚轩 王东风;我国法院附设ADR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沈德胜;浅析创建“服务型工商”的必要性[N];中国工商报;2003年
6 王洋;从网络发展和竞争需要看综合接入的必要性[N];通信产业报;2002年
7 屈伟;医药行业企业改制上市的必要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贾利平;券商开展并购业务的必要性[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王 岩 刘 行;创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陈军华;从经济学角度看漫游费取消的必要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俊;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静波;行政判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加秀;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环境保护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蔡定昆;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何迎新;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唐青阳;规则的解释与解释的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周瑾序;二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婷婷;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王洪;独立董事的制度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本奎;论法治下的德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翁洁;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四川大学;2005年
5 郭慧;关于开征物业税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凤明;论我国行政监督的改革和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宋智敏;试论我国行政法院制度的建构[D];湘潭大学;2005年
8 孟凡凤;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妮;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翟艳艳;居住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5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3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