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解决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模式分析
本文选题:环境纠纷 + 群体性纠纷 ; 参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摘要】:作为环境纠纷的重要类型,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由环境风险引发,其状态变化可体现在潜在、表现、激化三个层面。通过考察行政机关、企业、利益相关公众、专家、司法机关、环保NGO在纠纷各个层面中的角色与功能,可以发现我国现行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解决模式属于以行政机关为中心的单一对抗模式。随着环境纠纷的发展与我国立法改革的进行,此种模式已面临全面挑战。相较而言,多元合作模式有助于消除对抗性,更符合我国预防和解决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的实际需要。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type of environmental disputes, preventive environmental group disputes are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risks. Their state changes can be reflected in three levels: potential, performance and aggravation. By examining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enterprises, interested public, experts, judicial orga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GO in all levels of dispute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urrent mode of preventive environmental group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belongs to a single confrontation model centered on administrative orga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disput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islation reform in China, this model has faced a comprehensive challenge. In contrast, the multi-mode of cooperation is helpful to eliminate antagonism and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the environmental group disput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中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比较研究”(JUSRP1157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春镇;;从“神话”到“鸡汤”——论转型期中国法律信任的建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吕忠梅;;环境行政司法:问题与对策——以实证分析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培;;群体性劳动争议诉讼解决机制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陈贤贵;周一颜;;新生的“异类”:欧盟成员国退出制群体诉讼发展述评[J];东南学术;2014年04期
3 黄忠顺;;诉讼实施权配置论——以群体性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为中心[J];东方法学;2014年06期
4 付春艳;王明文;;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信任模式的变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周婷婷;;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构想[J];法制博览;2015年20期
6 伍德志;;谣言、法律信任危机与认知逻辑[J];法学评论;2015年05期
7 郭雪慧;;中国社会群体纠纷现状与法律应对[J];河北学刊;2014年05期
8 王珂珂;;消费者群体性纠纷解决模式的错位与矫正——行政主导模式与司法审判模式的选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9 杨岳涛;;公益组织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探析——以中华环保联合会诉国家海洋局案等案例为视角[J];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01期
10 郭春镇;;公共人物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规制[J];法学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翠敏;;公益、私益融合下环境侵权群体性诉讼的重新界定[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继红;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之法律防治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刘珂;证券投资者民事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震;“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文祥;群体性消费纠纷的诉讼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柳青;消费者协会的民事诉讼原告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佩;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法理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彭顺俊;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D];南昌大学;2013年
6 刘婷;消费者保护群体诉讼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7 梁森林;我国大规模侵权司法救济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陈昂;比较中美环境群体诉讼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9 林菁;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少波;公益案件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娟;;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冯象;它没宪法[J];读书;2000年09期
3 冯健鹏;;平等的程序与程序的平等——关于立法正当程序的一个实证研究[J];法学评论;2012年06期
4 李蕾;;法治的量化分析——法治指数衡量体系全球经验与中国应用[J];时代法学;2012年02期
5 蔡荣鑫;;从“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J];经济学家;2007年06期
6 陆艺;;论法律信仰的生成机制[J];求实;2010年04期
7 陈金钊;论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3期
8 范愉;;法律信仰批判[J];现代法学;2008年01期
9 孙笑侠;钟瑞庆;;“先发”地区的先行法治化——以浙江省法治发展实践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10 张永和;;法律不能被信仰的理由[J];政法论坛;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立新;;论环境群体性纠纷中的司法救济机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卉卉;;我国环境权益群体性诉讼之探析——相关问题的反思与域外借鉴[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1785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8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