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主体功能区划 + 重点生态功能区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区域,对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十分重要。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应从理顺相应的法律关系着手。目前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成立的规范性依据主要是一些法规与规章;而事实依据包括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利益损失、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惠益以及损失与惠益之间的因果关系。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以"区域"为尺度,其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恒为区域利益与行为的"代言人"——政府;客体为区域供给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主要内容为补偿主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按照协议的约定、围绕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持续供给活动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Abstract]:The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is the region which provide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egion. There are som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facts are based on the supply behavior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he resulting losses, the benefits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ses and benefit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is based on the "region", and the main body of its legal relationship is always regional interest and behavior. "The spokesperson" - the government; the object is the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region;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reated by the compensatory subjec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of the agreement, and the sustained suppl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XFX031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12SKC15
【分类号】:D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爱年,彭丽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其立法思考[J];时代法学;2005年03期
2 王昱;丁四保;王荣成;;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及其制度障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7期
3 秦艳红;康慕谊;;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YEH Yu-min;智颖飙;路战远;郭喜;王再岚;Emmy Komada;;中美在城市水源地供水过程中生态补偿的差异性(英文)[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程亚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母学征;郭廷忠;;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侯宝锁;傅建详;;生态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5 杨希;周圣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6 白燕;;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财政生态补偿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7 饶日光;;关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刘嘉尧;吕志祥;;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及借鉴[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9 孙立波;;试析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J];才智;2012年14期
10 刘兴元;尚占环;龙瑞军;;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J];草地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龚袭;李希昆;;论西部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2 孟庆瑜;李慧;;生态补偿立法问题简论[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谷海霞;;南水北调生态利益补偿法律制度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史玉成;;生态补偿的理论蕴涵与制度安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丁学坤;;泛珠三角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彭诗言;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洪冬星;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冯思静;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戴伟辉;中国环保产业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怡;环境规制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戴广翠;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菲菲;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程亚丽;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韩凌芬;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旭;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宋莎;云南省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区划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10 常芳;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2 吴缚龙;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管治[J];城市规划;2002年09期
3 丁四保;王晓云;;我国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体制机制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熊鹰,王克林,蓝万炼,齐恒;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5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6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何凡能,吴绍洪,杨勤业;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7 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8 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三: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J];环境保护;2002年08期
9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10 张惠远;刘桂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屈遐;[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沈满洪 杨天;[N];中国环境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郁;丁四保;;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2 龚进宏;熊康宁;李馨;隋U,
本文编号:1973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7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