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法律人才岗位胜任力构成要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2-04-26 21:21
海洋人才是"海洋世纪"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涉海法律人才的培养是海洋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涉海法律人才的界定受目前我国涉海立法分散、缺失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大海洋法"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符合当下的国情。借助胜任力理论定位涉海法律人才具有一定优越性,基于胜任力理论,涉海法律人才是具有全面的知识维度、专业的技能维度、适当的社会维度、准确的自我认知维度、良好的人格特质维度、积极向上的目标维度等多重维度能力的服务于海洋发展的专业化法律人才。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涉海法律人才的内涵界定
(一)涉海立法的分散、缺失
(二)涉海法律人才界定
二、胜任力理论与涉海法律人才能力定位
(一)胜任力理论
(二)借助胜任力定位涉海法律人才的优越性
三、胜任力导向下的涉海法律人才显性要素分析
(一)全面的知识维度
(二)专业的技能维度
四、涉海法律人才的隐性能力要素分析
(一)适当的社会角色维度
(二)准确的自我认知维度
(三)良好的人格特质维度
(四)积极向上的目标动机维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胜任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 吴烨. 人力资源. 2019(08)
[2]海洋强国战略与法学教育改革——沿海地方高校海洋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刘兵,孙法柏. 法学教育研究. 2018(04)
[3]基于AHP法和胜任力模型的海洋人才的识别与评价[J]. 陈德超,李中斌,蔡宝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1)
[4]“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大海法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J]. 王威.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5]论海法[J]. 司玉琢,李天生. 法学研究. 2017(06)
[6]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现状及学科分布统计分析[J]. 吕扬,王颖. 管理观察. 2016(34)
[7]保障海洋发展战略 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海事司法管辖制度[J]. 司玉琢.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5(02)
[8]一流法律家的胜任力标准和培养[J]. 杨力,郭晓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结构与测量[J]. 郑晓明,于海波,王明娇. 中国软科学. 2010(11)
[10]应用法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研究[J]. 钟铭佑. 高教论坛. 2007(04)
本文编号:364875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涉海法律人才的内涵界定
(一)涉海立法的分散、缺失
(二)涉海法律人才界定
二、胜任力理论与涉海法律人才能力定位
(一)胜任力理论
(二)借助胜任力定位涉海法律人才的优越性
三、胜任力导向下的涉海法律人才显性要素分析
(一)全面的知识维度
(二)专业的技能维度
四、涉海法律人才的隐性能力要素分析
(一)适当的社会角色维度
(二)准确的自我认知维度
(三)良好的人格特质维度
(四)积极向上的目标动机维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胜任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 吴烨. 人力资源. 2019(08)
[2]海洋强国战略与法学教育改革——沿海地方高校海洋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刘兵,孙法柏. 法学教育研究. 2018(04)
[3]基于AHP法和胜任力模型的海洋人才的识别与评价[J]. 陈德超,李中斌,蔡宝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1)
[4]“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大海法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J]. 王威.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5]论海法[J]. 司玉琢,李天生. 法学研究. 2017(06)
[6]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现状及学科分布统计分析[J]. 吕扬,王颖. 管理观察. 2016(34)
[7]保障海洋发展战略 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的海事司法管辖制度[J]. 司玉琢.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5(02)
[8]一流法律家的胜任力标准和培养[J]. 杨力,郭晓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结构与测量[J]. 郑晓明,于海波,王明娇. 中国软科学. 2010(11)
[10]应用法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研究[J]. 钟铭佑. 高教论坛. 2007(04)
本文编号:3648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4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