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救济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4:05
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部门法,与传统部门法相比有着若干独有的特征。环境法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必然与传统的行政救济制度有所区别。中国的现行立法往往忽视了这些区别,试图通过传统的救济途径来解决新兴的环境问题,其结果必然导致公民的环境权益和公共的环境权益难以得到妥善的保障。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今天,环境行政管理成为环境保护的最主要的手段,各国环境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或者归责于政府及各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为。因此建立以监督和促进环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目的的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作为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推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促进环保领域依法行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现行的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的地方,需要对其作出适当调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内涵、功能和基本理念,这些基础理论是了解与认识乃至建构环境行政救济制度框架的基石:接着从环境行政救济体制和主...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概述
2.1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涵义
2.1.1 环境行政救济的概念
2.1.2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2.2 环境行政救济的功能
2.2.1 保护相对方的环境权益
2.2.2 保障、监督环境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
2.2.3 维护环境公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基本理念
2.3.1 人权保障理念
2.3.2 环境行政法治理念
2.3.3 司法最终救济理念
2.4 本章小结
3 外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1 关于环境行政救济体制方面
3.1.1 英美法系国家
3.1.2 大陆法系国家
3.2 关于环境行政主体理论
3.2.1 美国
3.2.2 法国
3.2.3 日本
3.3 对我国的启示
3.3.1 环境行政救济体制方面
3.3.2 环境行政主体理论方面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困境
4.1 救济机构设置不合理
4.1.1 救济机构不独立,缺乏公正性
4.1.2 管辖机关地位不超然
4.1.3 诉讼救济级别低
4.2 环境行政救济的范围过窄
4.2.1 对主体资格的限制过于严格
4.2.2 缺乏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审查
4.3 环境行政救济程序缺乏公开性
4.4 环境行政救济决定的作出存在问题
4.5 关于环境行政终局裁决权问题
4.6 关于环境行政行为的公定力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对策
5.1 增强纠纷解决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5.1.1 设置专门的复议委员会
5.1.2 改革我国的司法体制
5.2 扩大环境行政救济的范围
5.2.1 建立诉讼代表人制度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5.2.2 建立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5.3 强化环境行政救济的程序观念
5.3.1 实现复议程序的适度司法化
5.3.2 建立公正、公开的救济程序
5.4 取消终局裁决的规定,坚持司法最终审查
5.5 诉讼期间停止执行具体环境行政行为
5.6 完善我国的环境行政救济制度体系
5.7 加强立法,制定《环境救济法》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TO与中国行政救济制度[J]. 张树义. 行政法学研究. 2004(04)
[2]行政复议司法化[J]. 周汉华.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1)
[3]论中国行政复议的观念更新和制度重构[J]. 方军.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1)
[4]论我国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缺陷及其重构[J]. 石佑启,王成明.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1)
[5]行政复议程序有限司法化的研究[J]. 孙磊.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6]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J]. 应松年. 江海学刊. 2003(01)
[7]环境保护领域中代表人诉讼制度浅析[J]. 王清军.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8]WTO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兼论对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J]. 马怀德,葛波蔚. 政法论坛. 2002(02)
[9]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J]. 李昕. 行政法学研究. 1999(01)
[10]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即将于5月问世[J]. 出版参考. 1996(05)
硕士论文
[1]WTO与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改革[D]. 范青山.东北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16883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概述
2.1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涵义
2.1.1 环境行政救济的概念
2.1.2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2.2 环境行政救济的功能
2.2.1 保护相对方的环境权益
2.2.2 保障、监督环境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
2.2.3 维护环境公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基本理念
2.3.1 人权保障理念
2.3.2 环境行政法治理念
2.3.3 司法最终救济理念
2.4 本章小结
3 外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1 关于环境行政救济体制方面
3.1.1 英美法系国家
3.1.2 大陆法系国家
3.2 关于环境行政主体理论
3.2.1 美国
3.2.2 法国
3.2.3 日本
3.3 对我国的启示
3.3.1 环境行政救济体制方面
3.3.2 环境行政主体理论方面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困境
4.1 救济机构设置不合理
4.1.1 救济机构不独立,缺乏公正性
4.1.2 管辖机关地位不超然
4.1.3 诉讼救济级别低
4.2 环境行政救济的范围过窄
4.2.1 对主体资格的限制过于严格
4.2.2 缺乏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审查
4.3 环境行政救济程序缺乏公开性
4.4 环境行政救济决定的作出存在问题
4.5 关于环境行政终局裁决权问题
4.6 关于环境行政行为的公定力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对策
5.1 增强纠纷解决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5.1.1 设置专门的复议委员会
5.1.2 改革我国的司法体制
5.2 扩大环境行政救济的范围
5.2.1 建立诉讼代表人制度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5.2.2 建立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5.3 强化环境行政救济的程序观念
5.3.1 实现复议程序的适度司法化
5.3.2 建立公正、公开的救济程序
5.4 取消终局裁决的规定,坚持司法最终审查
5.5 诉讼期间停止执行具体环境行政行为
5.6 完善我国的环境行政救济制度体系
5.7 加强立法,制定《环境救济法》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TO与中国行政救济制度[J]. 张树义. 行政法学研究. 2004(04)
[2]行政复议司法化[J]. 周汉华.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1)
[3]论中国行政复议的观念更新和制度重构[J]. 方军.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1)
[4]论我国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缺陷及其重构[J]. 石佑启,王成明.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1)
[5]行政复议程序有限司法化的研究[J]. 孙磊.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6]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J]. 应松年. 江海学刊. 2003(01)
[7]环境保护领域中代表人诉讼制度浅析[J]. 王清军.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8]WTO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兼论对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J]. 马怀德,葛波蔚. 政法论坛. 2002(02)
[9]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J]. 李昕. 行政法学研究. 1999(01)
[10]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即将于5月问世[J]. 出版参考. 1996(05)
硕士论文
[1]WTO与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改革[D]. 范青山.东北林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16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71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