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民间借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8:07
本文关键词:榆林民间借贷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由于特定时期的金融抑制政策,造成了大量民营企业融资难和大量民间资本闲置或低效率运转的情况同时并存,这种资本的错位配置为民间借贷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民间借贷的存在,一方面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民间借贷本身存在着演进悖论,加上缺乏规范的金融政策,因此不可避免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以煤炭资源兴起的榆林市,民间借贷异常活跃。但2011年以来,由于国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受国际环境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能源价格下跌和房地产泡沫的逐渐显现,使得2012年底至今,引发民间借贷频发,挤兑、借贷人“跑路”风波,甚至群众聚集事件不断发生。榆林民间借贷危机的持续发酵,暴露出民间借贷资金链危机及其存在巨大风险,这对我们全面了解当前民间借贷的利弊,认清当下民间借贷的发展路径,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范本。本文在全面分析榆林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和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地区具体实际,针对如何规范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促使民间资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助力经济转型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本文在文献整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榆林地区民间借贷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及简评;第二部分介绍目前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与特征;第三部分对榆林地区民间借贷发展的原因及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民间借贷的发展既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的必然要求;第四部分针对榆林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理清思路,探寻缘由。着重说明榆林民间借贷危机对当地经济与社会造成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是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针对当前榆林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当前我国应完善民间借贷的政府监管,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民间资本通往实体经济的“桥梁”;文章在第六部分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民间借贷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基于风险的膨胀、声誉约束机制失灵等方面的原因,规范民间借贷必须依赖于政策、制度层面的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榆林 民间借贷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D922.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4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4-17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17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7-19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17-18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18
- 1.3.3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18-19
- 第2章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概况19-27
- 2.1 民间借贷的基本内涵19-20
- 2.2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成因20-24
- 2.2.1 供给方面20-21
- 2.2.2 需求方面21-23
- 2.2.3 交易成本方面23-24
- 2.3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24-27
- 2.3.1 民间借贷的规模24-25
- 2.3.2 民间借贷的特征25-26
- 2.3.3 民间借贷的用途26-27
- 第3章 榆林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及现状27-35
- 3.1 榆林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27-29
- 3.1.1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引发资金需求27
- 3.1.2 正规金融机构的苛刻金融监管引发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27-28
- 3.1.3 民间借贷的高回报影响资本的转移趋向28
- 3.1.4 特殊的地域文化28-29
- 3.2 榆林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29-31
- 3.2.1 民间借贷市场起步并平稳发展阶段29
- 3.2.2 民间借贷市场空前活跃阶段29-30
- 3.2.3 民间借贷风险开始显现阶段30
- 3.2.4 民间借贷危机爆发阶段30-31
- 3.3 榆林民间借贷的特点31-35
- 3.3.1 资本分布不均衡31-32
- 3.3.2 投资领域和区域相对集中32
- 3.3.3 缺乏风险防范与评估意识32
- 3.3.4 各类借贷机构数量多32-35
- 第4章 榆林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产生的影响35-43
- 4.1 榆林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35-36
- 4.1.1 民间资本逐利性较强,风险难以掌控35
- 4.1.2 非正规金融机构缺乏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面临诸多困难35-36
- 4.1.3 民间借贷资金不受限制盲目流动,风险很高36
- 4.2 榆林民间借贷问题产生的原因36-39
- 4.2.1 声誉约束机制的失灵36-37
- 4.2.2 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37
- 4.2.3 宏观借贷趋紧,融资渠道不畅37-38
- 4.2.4 民众风险意识较弱,投机性较强38
- 4.2.5 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崩盘的影响38-39
- 4.3 榆林民间借贷危机的影响39-43
- 4.3.1 借贷危机重创当地信用体系39-40
- 4.3.2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40
- 4.3.3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40-41
- 4.3.4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41-43
- 第5章 解决榆林民间借贷危机的基本思路43-49
- 5.1 合理区分、处分不同性质的借贷行为43-44
- 5.2 加强金融监管,规范民间借贷44
- 5.3 加快民间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44-45
- 5.4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45-47
- 5.5 建立社会征信体制,提高居民风险防范意识47-49
- 第6章 结论49-53
- 6.1 基本结论49-50
- 6.2 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50-53
- 6.2.1 研究的不足50
- 6.2.2 今后研究的方向50-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倩;雷立钧;;鄂尔多斯地区民间金融解析[J];北方经济;2007年17期
2 潘英丽;;中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及其对金融转型的内在要求[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5期
3 刘少华;张赛萍;;民间借贷效应分析与地方政府监管途径选择——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4 张松;民间金融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李纪建;金融发展的分化特征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6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榆林民间借贷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6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