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浅析

发布时间:2017-04-16 11:02

  本文关键词: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是一国或地区的证券监管机构对新股发行活动进行监管而形成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统称。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首要关卡,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和秩序的稳定。鉴于各国或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监管理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主要分为核准制及注册制。核准制以实质审查为主,注重新股发行的事前监管,代表国家或地区为英国、香港;而注册制以形式审查为主,注重信息公开与审核效率,注重新股发行的事中、事后监管,代表国家为美国、日本。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历经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变革。当前,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是与保荐制相辅相成的核准制。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中国证监会为发行审核主体,交易所为上市审核主体,保荐人负尽职推荐、持续督导义务并承担责任。然而在实践中,证监会却成为发行人发行上市的“唯一决定者”,行政权过大致使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源源不断,此外当前发行审核制度还存在程序复杂、耗时过长、事中事后控制乏力等诸多问题,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当前改革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为注册制已成共识,亦有政策支持,但改革首要的问题还未明确:具体应采用怎样的新股发行审核程序?目前就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方案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选择:一种是维持由证监会注册审核,交易所进行上市审核的模式;另一种是由交易所审核上市申请,向证监会注册生效的模式。实质上,具体采用怎样的新股发行审核程序,主要解决的就是怎么审、谁来审的问题,怎么审主要涉及选用怎样的审核模式以及具体审核的流程,而谁来审主要涉及的是新股发行审核权归属问题。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可借鉴施行注册制的国家或地区的有益经验。首先,在审核模式的选择上,实行注册制的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均采用了发行、上市相分离的模式。美国与中国台湾按照发行审核在先、上市审核在后的一般逻辑,而日本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实务界按照上市审核在先、发行审核在后的程序。施行核准制的中国香港及英国在审核模式上与美国、日本等截然不同,其采用的是发行上市相融合模式。比较发现,注册制与发行上市分离模式、核准制与发行上市融合模式有必然联系。其次,在审核权的归属问题上,主要体现出两种选择,即多元性主体与单一性主体的选择,以及不同性质的机构的选择。采用注册制的国家或地区因其发行与上市审核程序的分离,一般采用多元性审核主体,对此我国可借鉴之。鉴于我国没有独立的非政府机构,因此需要在代表政府的证监会和代表市场的交易所之间合理分配权力。最后,就具体的审核程序而言,采用注册制的国家或地区均体现出一种公开高效的注册登记。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首先应有正确理论引导。首先,明确保护投资者之理念,将其作为注册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其次,应尊崇兼顾效率与安全理念,证券市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平衡好效率与安全,既要保证证券市场高效有序运转,也要协调、保护各类投资者。再次,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应尊崇市场化理念。尊崇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发行人自主选择发行—市场对股票进行选择和优胜劣汰—监管者制定规则并严格监督已发行股票”的内在逻辑对新股发行制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构建全面、科学的制度架构,还权于市场,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过大。最后,监管理念上应当摒弃“行政审批”性质的事前监管,而是通过加强对新股发行人事中、事后控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安全有序,真正做到从“严进宽管”转变到“宽进严管”。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在审核模式上应选择发行上市分离模式,在审核主体上可对应审核模式选择多元性主体,为真正实现监审分离,可选择由交易所负责实质性的上市审核,证监会负责形式性的发行审核。具体权力分配上,应隐退证监会对发行证券“价值审查”的权力,强化其外部监管作用;强化交易所在新股发行上市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实现其一线监管职能。注册制改革的具体推进应遵循法制为先,通过修订《证券法》完成。《证券法》修订应明确赋予发行人自主选择发行的权利,规范新股发行审核主体、审核时间、审核内容、审核流程等具体安排。为保障我国注册制有效落实,还应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完善退市制度,嬗变保荐制度。
【关键词】:新股发行 注册制 审核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6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文献综述10-14
  • 三、主要研究方法14-15
  • 四、论文结构15-16
  • 第一章 新股发行审核程序制度概述16-23
  • 第一节 新股发行的法律界定16-18
  • 一、“新股发行”的概念限缩16-17
  • 二、新股发行与股票上市17-18
  • 第二节 新股发行审核的内涵及理论基础18-20
  • 一、新股发行审核的法律内涵18-19
  •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19-20
  • 第三节 新股发行审核程序制度分类20-23
  • 一、核准制21
  • 二、注册制21
  • 三、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比较21-23
  • 第二章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程序制度现状与改革23-2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23-24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新股发行审核程序的问题24-27
  • 一、发行审核机构24-25
  • 二、发行审核程序25-26
  • 三、发行审核现存问题分析26-27
  • 第三节 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27-29
  • 一、改革的必要性27-28
  • 二、改革的意义28-29
  • 第三章 境外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经验与借鉴29-47
  • 第一节 境外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经验29-42
  • 一、美国29-35
  • 二、日本35-38
  • 三、台湾38-40
  • 四、其他国家与地区40-42
  • 第二节 注册制发行审核程序比较与借鉴42-47
  • 一、审核模式:发行上市相分离与注册制、发行上市相融合与核准制的必然匹配42-44
  • 二、审核主体:多元与单一的选择、政府与市场的博弈44-46
  • 三、审核程序:公开、高效的注册登记46-47
  • 第四章 我国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的设计47-65
  • 第一节 审核程序设计的指导思想47-50
  • 一、投资者保护理念47
  • 二、效率与安全平衡47-49
  • 三、市场化理念49
  • 四、监管理念:事前到事中、事后49-50
  • 第二节 审核模式选择50-51
  • 第三节 审核主体选择51-56
  • 一、我国注册制审核主体应为多元主体51-52
  • 二、我国注册制审核主体应实现证监会与交易所的监审分离52-56
  • 第四节 审核程序设计56-59
  • 一、审核程序安排56-58
  • 二、审核时间安排58-59
  • 三、构建双重存档机制59
  • 第五节 注册制审核程序的推进59-65
  • 一、《证券法》修订59-62
  • 二、配套制度完善62-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从核准制到注册制过渡期的准备与前瞻[J];理论与当代;2014年02期

2 谭保罗;;A股改革重在提高“作恶成本”[J];南风窗;2014年05期

3 孙佳仪;;我国IPO审核之重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4 叶晓华;;注册制下的法律风险[J];董事会;2014年01期

5 刘俊海;;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我国IPO注册制改革[J];法律适用;2014年01期

6 杨青;;守望IPO改革 审批制能否变注册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1期

7 谭保罗;;IPO注册制与重建A股“真市场”[J];南风窗;2013年26期

8 郑_g;;论证券发行监管的改革路径——兼论“注册制”的争论、困境及制度设计[J];证券法苑;2011年02期

9 蒋大兴;;隐退中的“权力型”证监会——注册制改革与证券监管权之重整[J];法学评论;2014年02期

10 郭锋;;以《证券法》修改为契机,建立股票发行注册制[J];证券法苑;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信;企业设立应改审批制为注册制[N];组织人事报;2000年

2 姜楠;险资投资再降门槛 债权发行备案制改注册制[N];证券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窦红梅;新股注册制 牵动亿人心[N];北京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朱宝琛;中央定调新股发行注册制 A股格局面临重大转变[N];证券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朱茵;注册制改革将促使投行加快转型[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记者 杜卿卿;注册制改革难抑“壳市”最后疯狂[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张炜;推进注册制改革先要强化监管[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潘晟;注册制改革需过三道坎[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记者 马婧妤;“注册制”将以充分信披为中心减少实质审核[N];上海证券报;2013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实行注册制还需多种条件[N];深圳商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世平;中国创业板他律型注册制发行上市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梁;试论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面临的风险和改革的途径[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李延鹏;《证券法》修改的方向研究—注册制改革[D];兰州大学;2015年

3 陈李健;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浅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马振;注册制改革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孙钊昭;中国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注册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高升;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之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朱菁;探究证券发行注册制于中国之可行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马鹏;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5年

9 沈家东;浅析我国IPO审核制度的废存之争[D];复旦大学;2013年

10 林敏;论IPO审批制“废”与“不废”[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股发行注册制审核程序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10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0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