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07:06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迅猛发展。在住房市场上,也迎来了30年的黄金发展期。随着住房福利分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住房制度在我国开始进行变革和完善,以住房市场化、货币化为发展的总趋势,逐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住房制度。在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下,我国住房市场迅猛发展,住房的价格也日益提高,在改善了大部分人居住需求的同时,市场的供求矛盾也日益凸显。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房价收入比过高,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这时候,市场需要国家政策手段进行调控,而住房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则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出资,并对开发商进行保障房配额。对开发商而言,此类开发模式,不仅耗费大量建设资金,而且住房使用方向还会受到多方监管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企业进行保障房建设的热情,我国保障房制度的推广也因此受到阻碍。如何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现行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博弈论方法对保障房融资建设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剖析,深入挖掘当前保障房融资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对国...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分析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障房概述
2.1 国外保障房起源与发展
2.1.1 英国保障房起源发展
2.1.2 美国保障房的起源发展
2.1.3 新加坡保障房的起源发展
2.1.4 俄罗斯保障房的起源发展
2.2 我国保障房分类及发展
2.2.1 我国保障房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保障房的分类
2.2.3 我国保障房分类现状比较分析
2.3 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2.3.1 国外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2.3.2 国内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2.3.3 广深地区保障房融资建设现状
2.3.4 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比较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障房融资建设利益相关方博弈分析
3.1 博弈论基本理论及前提假设
3.1.1 博弈论理论发展
3.1.2 博弈论基本假设
3.1.3 博弈论理论框架
3.2 保障房利益相关方分析
3.2.1 保障房主要利益参与方
3.2.2 利益相关方矛盾分析
3.3 保障房融资建设博弈分析
3.3.1 保障房融资博弈收益模型构建
3.3.2 保障房融资模型结果分析
3.4 社会资本投资博弈分析
3.4.1 社会资本和政府的博弈模型
3.4.2 博弈模型的求解
3.4.3 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互联网+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4.1 互联网融资模式
4.1.1 互联网融资的概述
4.1.2 互联网融资的发展
4.1.3 互联网融资的前景
4.2 "互联网+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可行性分析
4.2.1 经济可行性
4.2.2 政策可行性
4.2.3 社会参与可行性
4.2.4 “互联网+保障房”融资模式应用分析
4.3 “互联网+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操作流程
4.3.1 项目准备阶段
4.3.2 项目融资阶段
4.3.3 项目建设阶段
4.3.4 项目运营阶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介绍
5.1.2 项目开发建设概况
5.1.3 当前项目开发建设困境
5.2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要素
5.2.1 融资模式参与方
5.2.2 融资参与方关系图
5.2.3 互联网融资平台
5.3 项目融资建设具体流程
5.3.1 项目准备阶段
5.3.2 风险分析阶段
5.3.3 项目融资阶段
5.3.4 项目建设阶段
5.4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建设模式评价
5.4.1 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5.4.2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优势
5.4.3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不足
5.4.4 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互联网+保障房”调查问卷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BT融资模式运用[J]. 袁红芹. 时代金融. 2015(23)
[2]租赁型保障住房退出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视角[J]. 邓宏乾,王昱博.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3)
[3]保障性住房PPP融资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 周雪峰. 建筑经济. 2015(01)
[4]比较住房政策与供需模式——我国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思考[J]. 亢德芝,李鸣凯,徐亭亭. 规划师. 2014(12)
[5]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J]. 陈阳. 财经问题研究. 2014(S2)
[6]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变迁与政策选择:一个文献评述[J]. 唐焱,周琳,关长坤.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8)
[7]新加坡组屋融资模式对解决我国保障房融资问题的启示[J]. 张玉梅,王子柱. 经济纵横. 2014(05)
[8]借鉴国际经验 创新保障性住房供应管理模式[J]. 徐利. 财政研究. 2014(05)
[9]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J]. 李庆旗,王冬冬,余梁,肖劭琛. 金融经济. 2014(06)
[10]基于PPP模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J]. 盖国凤,丁莉. 财经问题研究. 2013(10)
本文编号:3227246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分析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障房概述
2.1 国外保障房起源与发展
2.1.1 英国保障房起源发展
2.1.2 美国保障房的起源发展
2.1.3 新加坡保障房的起源发展
2.1.4 俄罗斯保障房的起源发展
2.2 我国保障房分类及发展
2.2.1 我国保障房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保障房的分类
2.2.3 我国保障房分类现状比较分析
2.3 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2.3.1 国外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2.3.2 国内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2.3.3 广深地区保障房融资建设现状
2.3.4 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比较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障房融资建设利益相关方博弈分析
3.1 博弈论基本理论及前提假设
3.1.1 博弈论理论发展
3.1.2 博弈论基本假设
3.1.3 博弈论理论框架
3.2 保障房利益相关方分析
3.2.1 保障房主要利益参与方
3.2.2 利益相关方矛盾分析
3.3 保障房融资建设博弈分析
3.3.1 保障房融资博弈收益模型构建
3.3.2 保障房融资模型结果分析
3.4 社会资本投资博弈分析
3.4.1 社会资本和政府的博弈模型
3.4.2 博弈模型的求解
3.4.3 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互联网+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
4.1 互联网融资模式
4.1.1 互联网融资的概述
4.1.2 互联网融资的发展
4.1.3 互联网融资的前景
4.2 "互联网+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可行性分析
4.2.1 经济可行性
4.2.2 政策可行性
4.2.3 社会参与可行性
4.2.4 “互联网+保障房”融资模式应用分析
4.3 “互联网+保障房”融资建设模式操作流程
4.3.1 项目准备阶段
4.3.2 项目融资阶段
4.3.3 项目建设阶段
4.3.4 项目运营阶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介绍
5.1.2 项目开发建设概况
5.1.3 当前项目开发建设困境
5.2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要素
5.2.1 融资模式参与方
5.2.2 融资参与方关系图
5.2.3 互联网融资平台
5.3 项目融资建设具体流程
5.3.1 项目准备阶段
5.3.2 风险分析阶段
5.3.3 项目融资阶段
5.3.4 项目建设阶段
5.4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建设模式评价
5.4.1 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5.4.2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优势
5.4.3 “互联网+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不足
5.4.4 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互联网+保障房”调查问卷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BT融资模式运用[J]. 袁红芹. 时代金融. 2015(23)
[2]租赁型保障住房退出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视角[J]. 邓宏乾,王昱博.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3)
[3]保障性住房PPP融资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 周雪峰. 建筑经济. 2015(01)
[4]比较住房政策与供需模式——我国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思考[J]. 亢德芝,李鸣凯,徐亭亭. 规划师. 2014(12)
[5]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J]. 陈阳. 财经问题研究. 2014(S2)
[6]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变迁与政策选择:一个文献评述[J]. 唐焱,周琳,关长坤.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8)
[7]新加坡组屋融资模式对解决我国保障房融资问题的启示[J]. 张玉梅,王子柱. 经济纵横. 2014(05)
[8]借鉴国际经验 创新保障性住房供应管理模式[J]. 徐利. 财政研究. 2014(05)
[9]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J]. 李庆旗,王冬冬,余梁,肖劭琛. 金融经济. 2014(06)
[10]基于PPP模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J]. 盖国凤,丁莉. 财经问题研究. 2013(10)
本文编号:3227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2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