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以中国农业银行某分行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5 20:10
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2015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1.67%,全年净利润增速均跌破1%,尽管其净利润扔保持在千亿水平,但商业银行的困境显而易见: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以利差为主要来源的利润模式难以为继,金融中介垄断地位被互联网金融侵蚀,传统经营业务亟待创新,创新金融业务方兴未艾,盈利模式的转变非常迫切。互联网金融,经过近几年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中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上市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已有的文献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角度分析和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讨论。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总结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类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机制,再通过相关性分析测度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基于此,以中国农业银行S分行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盈利能力影响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影响指标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商业银行资产端业务中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影响程度较强,隶属度最大值0.83;个人经营贷款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影响程度较强,隶属度最...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结构
1.3.2 研究的内容与主要工作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2 互联网金融
2.2.1 概念
2.2.2 发展动因
2.2.3 模式
2.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3.1 影响内容与结果
2.3.2 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
2.4 理论基础
2.4.1 金融中介理论
2.4.2 互联网金融创新理论
2.4.3 长尾理论
2.4.4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1 国外发展现状
3.1.1 美国互联网金融
3.1.2 日本互联网金融
3.1.3 英国互联网金融
3.2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2.1 我国第三方支付
3.2.2 我国P2P网贷
3.2.3 我国大数据金融
3.2.4 我国众筹融资
3.2.5 我国互联网基金销售
3.3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3.3.1 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特征
3.3.2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分析框架
4.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端业务影响机制分析
4.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端业务影响机制分析
4.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机制分析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中国农业银行S分行案例分析
5.1 背景情况简介
5.2 经营业务发展概况
5.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互联网金融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确定各级指标体系的权重
5.5.1 各指标判断矩阵的建立与权重计算
5.5.2 评语集和各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5.5.3 评价结果的计算
5.5.4 互联网金融对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结果分析
5.6 本章总结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的博弈分析[J]. 唐小霞,钱智通,饶海琴.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5(04)
[2]众筹平台的双边市场性质与竞争策略:分析框架及研究进展[J]. 黄玲,周勤,岳中刚.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11)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视角[J]. 牛华勇,闵德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3)
[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测度研究——基于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 王锦虹.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01)
[5]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探究[J]. 赵清辉. 河北学刊. 2015(01)
[6]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与分类研究[J]. 杨天颖,郭树行,崔浚哲.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1)
[7]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郑联盛.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5)
[8]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冲击与挑战[J]. 吴高飞.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2)
[9]微信支付创新发展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及启示[J]. 徐昭. 浙江金融. 2014(06)
[10]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 皮天雷,赵铁. 财经科学. 2014(06)
硕士论文
[1]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 彭钰.厦门大学 2014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D]. 肖玉兰.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1691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结构
1.3.2 研究的内容与主要工作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2 互联网金融
2.2.1 概念
2.2.2 发展动因
2.2.3 模式
2.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3.1 影响内容与结果
2.3.2 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
2.4 理论基础
2.4.1 金融中介理论
2.4.2 互联网金融创新理论
2.4.3 长尾理论
2.4.4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1 国外发展现状
3.1.1 美国互联网金融
3.1.2 日本互联网金融
3.1.3 英国互联网金融
3.2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3.2.1 我国第三方支付
3.2.2 我国P2P网贷
3.2.3 我国大数据金融
3.2.4 我国众筹融资
3.2.5 我国互联网基金销售
3.3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3.3.1 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特征
3.3.2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分析框架
4.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端业务影响机制分析
4.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端业务影响机制分析
4.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机制分析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中国农业银行S分行案例分析
5.1 背景情况简介
5.2 经营业务发展概况
5.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互联网金融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确定各级指标体系的权重
5.5.1 各指标判断矩阵的建立与权重计算
5.5.2 评语集和各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5.5.3 评价结果的计算
5.5.4 互联网金融对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结果分析
5.6 本章总结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的博弈分析[J]. 唐小霞,钱智通,饶海琴.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5(04)
[2]众筹平台的双边市场性质与竞争策略:分析框架及研究进展[J]. 黄玲,周勤,岳中刚.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11)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视角[J]. 牛华勇,闵德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3)
[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测度研究——基于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 王锦虹.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01)
[5]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探究[J]. 赵清辉. 河北学刊. 2015(01)
[6]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与分类研究[J]. 杨天颖,郭树行,崔浚哲.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1)
[7]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郑联盛.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5)
[8]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冲击与挑战[J]. 吴高飞.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2)
[9]微信支付创新发展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及启示[J]. 徐昭. 浙江金融. 2014(06)
[10]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 皮天雷,赵铁. 财经科学. 2014(06)
硕士论文
[1]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 彭钰.厦门大学 2014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D]. 肖玉兰.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1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3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