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15:21
为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势,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我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随之而生。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存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进行了有效的缓解,起到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类金融机构连接的桥梁纽带作用,不仅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增信,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资信不足的天然弊端,还满足了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合规的需求,为中小企业快速、持续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桥梁作用的发挥,使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承担了风险转嫁、道德信用、合规经营等诸多的风险。但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及风险防范的法律,仅靠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来防范其运营风险,难以满足现实需要,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融资性担保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法律分析及防范建议等,本文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浅析。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为出发点,并结合国内情况和国外情况对国内外的研究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基本情况为...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概述
2.1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界定
2.2 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现实意义
2.2.1 满足合法的融资需求,规范资本市场
2.2.2 发挥信用居间与增信作用
2.2.3 降低银行的法律成本,转移风险,保障债权
2.3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的特点
2.3.1 风险应对的被动性
2.3.2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2.3.3 风险发生的相对性
第三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法律分析
3.1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成因
3.1.1 立法效力等级低及成因
3.1.2 银担合作地位不对等风险及成因
3.1.3 反担保措施无法落实风险及成因
3.1.4 道德信用风险及成因
3.1.5 从业人员操作风险及成因
3.1.6 代偿风险及成因
3.2 经营风险引致的法律问题
3.2.1 融资性担保行公司规范运营缺乏专门法律支撑
3.2.2 融资性担保公司承担的合同义务过重
3.2.3 融资性担保公司优先受偿权利存有瑕疵
3.2.4 难以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3.2.5 违约高发失信于合作机构
第四章 国外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分析及借鉴
4.1 美国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实践考察
4.1.1 美国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4.1.2 美国规范融资担保的立法
4.1.3 美国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或补偿措施
4.2 日本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实践考察
4.2.1 日本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4.2.2 日本规范融资担保的立法
4.2.3 日本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或补偿措施
4.3 国外制度运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4.3.1 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建立统一的融资担保体系
4.3.2 注重政府出资及后续资金的投入
4.3.3 建立新型银担合作关系,实行银担责任分担的风险机制
4.3.4 真正发挥再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职能
第五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的立法现状及风险防范的建议
5.1 我国涉及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的立法现状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规制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规制
5.1.3 《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四项配套制度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规制
5.2 我国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立法的不足
5.2.1 相关规范的立法层级仍然较低
5.2.2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的处罚制度不健全
5.2.3 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
5.2.4 相关规定过于宽泛缺乏实际操作出现差异化
5.2.5 风险分散、补偿机制欠缺
5.3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的建议
5.3.1 逐步建立规范融资担保的法律体系
5.3.2 建立对担保从业人员的处罚制度
5.3.3 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反担保权利主体地位
5.3.4 建立银担风险分担机制
5.3.5 完善失信处罚制度
5.3.6 完善风险补偿及分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昭通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分析[J]. 马列.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1)
[2]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J]. 马丽. 中国金融家. 2017(11)
[3]“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业生存对策探讨[J]. 王光伟,佟锦霞. 东吴学术. 2017(05)
[4]安徽省“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的稳定性研究[J]. 黄华继,任筱翮.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融资担保业改革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那颂. 北方金融. 2017(01)
[6]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选择研究——基于四川省融资担保业的调查分析[J]. 罗志华,蒋霞. 西南金融. 2017(01)
[7]融资“担保圈”的金融风险治理研究[J]. 赵义民,董谦,赵大牮,黄名升,张肃军. 华北金融. 2016(05)
[8]湖南省融资担保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J]. 刘姝雯. 金融与经济. 2016(04)
[9]河南省融资担保公司改革发展研究[J]. 马玉洁. 商业经济. 2016(02)
[10]融资担保模式探索——以安徽为例[J]. 刘兴亚. 中国金融. 2015(20)
硕士论文
[1]安徽“政银担”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 王媛媛.安徽大学 2018
[2]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 李飘.湖南大学 2017
[3]我国融资担保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刘琴.烟台大学 2017
[4]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机制完善研究[D]. 张熙.安徽大学 2015
[5]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D]. 李文文.山东理工大学 2015
[6]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及解决对策研究[D]. 王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论我国担保公司的经济法规制[D]. 刘雨宣.长安大学 2012
[8]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中的风险分析及法律防范[D]. 吴文锟.华东政法大学 2012
[9]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法律控制[D]. 陈晨.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80164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概述
2.1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界定
2.2 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现实意义
2.2.1 满足合法的融资需求,规范资本市场
2.2.2 发挥信用居间与增信作用
2.2.3 降低银行的法律成本,转移风险,保障债权
2.3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的特点
2.3.1 风险应对的被动性
2.3.2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2.3.3 风险发生的相对性
第三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法律分析
3.1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成因
3.1.1 立法效力等级低及成因
3.1.2 银担合作地位不对等风险及成因
3.1.3 反担保措施无法落实风险及成因
3.1.4 道德信用风险及成因
3.1.5 从业人员操作风险及成因
3.1.6 代偿风险及成因
3.2 经营风险引致的法律问题
3.2.1 融资性担保行公司规范运营缺乏专门法律支撑
3.2.2 融资性担保公司承担的合同义务过重
3.2.3 融资性担保公司优先受偿权利存有瑕疵
3.2.4 难以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3.2.5 违约高发失信于合作机构
第四章 国外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分析及借鉴
4.1 美国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实践考察
4.1.1 美国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4.1.2 美国规范融资担保的立法
4.1.3 美国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或补偿措施
4.2 日本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风险防范实践考察
4.2.1 日本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4.2.2 日本规范融资担保的立法
4.2.3 日本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或补偿措施
4.3 国外制度运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4.3.1 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建立统一的融资担保体系
4.3.2 注重政府出资及后续资金的投入
4.3.3 建立新型银担合作关系,实行银担责任分担的风险机制
4.3.4 真正发挥再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职能
第五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的立法现状及风险防范的建议
5.1 我国涉及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的立法现状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规制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规制
5.1.3 《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四项配套制度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规制
5.2 我国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立法的不足
5.2.1 相关规范的立法层级仍然较低
5.2.2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的处罚制度不健全
5.2.3 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
5.2.4 相关规定过于宽泛缺乏实际操作出现差异化
5.2.5 风险分散、补偿机制欠缺
5.3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的建议
5.3.1 逐步建立规范融资担保的法律体系
5.3.2 建立对担保从业人员的处罚制度
5.3.3 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反担保权利主体地位
5.3.4 建立银担风险分担机制
5.3.5 完善失信处罚制度
5.3.6 完善风险补偿及分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昭通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分析[J]. 马列.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1)
[2]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J]. 马丽. 中国金融家. 2017(11)
[3]“新常态”下融资担保业生存对策探讨[J]. 王光伟,佟锦霞. 东吴学术. 2017(05)
[4]安徽省“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的稳定性研究[J]. 黄华继,任筱翮.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融资担保业改革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那颂. 北方金融. 2017(01)
[6]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选择研究——基于四川省融资担保业的调查分析[J]. 罗志华,蒋霞. 西南金融. 2017(01)
[7]融资“担保圈”的金融风险治理研究[J]. 赵义民,董谦,赵大牮,黄名升,张肃军. 华北金融. 2016(05)
[8]湖南省融资担保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J]. 刘姝雯. 金融与经济. 2016(04)
[9]河南省融资担保公司改革发展研究[J]. 马玉洁. 商业经济. 2016(02)
[10]融资担保模式探索——以安徽为例[J]. 刘兴亚. 中国金融. 2015(20)
硕士论文
[1]安徽“政银担”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 王媛媛.安徽大学 2018
[2]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 李飘.湖南大学 2017
[3]我国融资担保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刘琴.烟台大学 2017
[4]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机制完善研究[D]. 张熙.安徽大学 2015
[5]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D]. 李文文.山东理工大学 2015
[6]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及解决对策研究[D]. 王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论我国担保公司的经济法规制[D]. 刘雨宣.长安大学 2012
[8]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中的风险分析及法律防范[D]. 吴文锟.华东政法大学 2012
[9]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法律控制[D]. 陈晨.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80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8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