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5:11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银行,是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它的诞生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金融服务的购买者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全新的金融服务交易方式,也给金融服务的使用者和监管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我国网络银行是在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网络银行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迅速出现并不断演进的。加强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不仅关系到客户利益、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甚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本文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及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构建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和多层次监管框架,望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尽绵薄之力。 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不仅涉及到信息网络科技技术,还涉及到管理体制、监督制度、金融监管、银行监管以及其它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多方面问题,资源的整合性要求很高。鉴于此,本文意在法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融合政治经济学、网络信息学、银行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结合网络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列举实例法、比较研究法、原因与问题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多角度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本课题的研究搜集了大量的理论资料,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银行监管的基本问题。首先总结了网络银行的定义、概括了网络银行的新特征以及通过其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比较指出了网络银行监管面临的新问题,然后从理论溯源、经济学、法理学角度分析了有关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分别是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与监管手段不完善、网络银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不足、对客户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足。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通过对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出适合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建立的理论与实践启示。第四部分从明确相应的立法原则和提出具体制度建议两个层面着手,提出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银行 监管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1;F83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1 网络银行监管的基本问题13-23
  • 1.1 网络银行监管面临的新问题13-18
  • 1.1.1 网络银行的界定13-14
  • 1.1.2 网络银行的新特征14-15
  • 1.1.3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挑战15-18
  • 1.2 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分析18-23
  • 1.2.1 银行监管的理论溯源18-19
  • 1.2.2 网络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19-21
  • 1.2.3 网络银行监管的法理学分析21-23
  • 2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23-29
  • 2.1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与监管手段不完善23-25
  • 2.1.1 法律体系不健全23-24
  • 2.1.2 监管手段不完善24-25
  • 2.2 网络银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25-26
  • 2.2.1 市场准入制度存在弊端25
  • 2.2.2 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25-26
  • 2.3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不足26-27
  • 2.3.1 风险监管制度不完善26-27
  • 2.3.2 风险监管标准滞后27
  • 2.4 对客户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足27-29
  • 2.4.1 对客户隐私的保护不到位27-28
  • 2.4.2 有关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清28-29
  • 3 发达国家及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29-39
  • 3.1 美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29-31
  • 3.2 欧盟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31-33
  • 3.3 日本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33-34
  • 3.4 我国香港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分析34-36
  • 3.5 发达国家及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6-39
  • 4 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构想39-49
  • 4.1 明确相应的立法原则39-41
  • 4.1.1 审慎性监管原则39
  • 4.1.2 安全原则39-40
  • 4.1.3 效益原则40
  • 4.1.4 保护客户利益原则40-41
  • 4.1.5 国际性原则41
  • 4.2 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具体制度建议41-49
  • 4.2.1 建立健全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42-44
  • 4.2.2 灵活规范网络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44-45
  • 4.2.3 加强网络银行的风险性监管45-46
  • 4.2.4 科学界定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46-47
  • 4.2.5 健全网络银行信息披露制度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庆田;美国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分析与借鉴[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卢玉志;网络银行的发展与风险监管[J];经济师;2002年08期

3 王远均;姜力琳;;中外网络银行监督制度的比较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4 曹锦秋,李昱;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探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盛晓慧;;日本金融监管的变化对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08期

6 孙平;英国的单一监管体制及其启示[J];中国金融;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刘明康;[N];金融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敏敏;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焦峻伟;关于我国电子银行法律制度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胡丹;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王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饶琴;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6 李丹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7 王幼柏;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43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