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P2P网贷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商业银行参与P2P网贷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21-10-22 10:05
  P2P网贷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普惠金融的要求,既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产品,更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的重要来源。我国从国外引入P2P网贷后,短短几年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2P网贷市场,无论是网贷机构及交易量均为世界第一,P2P网贷已作为我国传统金融模式的重要补充。但与此同时,P2P网贷自诞生之初即创新和争议并行,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着“三无”现象,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实践中国内各网贷平台运营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近年来,各地P2P网贷平台轮番上演倒闭潮、出现跑路、恶意携款逃跑等现象,还有不少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存在非法集资的嫌疑。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影响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开始涉足P2P网贷市场,参与P2P业务并发挥“稳定器”作用。商业银行介入P2P网贷市场不仅扩大了自身的收益来源,而且对稳定网贷市场秩序和保障投资者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P2P网贷的基本民事法律关系及相应的民事责任如何?如何看待和解释当前P2P网贷实践中的特殊交易架构安排?如何在P2P网贷中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P2P网贷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商业银行参与P2P网贷的法律问题


图1-4.各背景网贷平台数量???当前有代表性的由银行发起或者有银行背景的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详情见??

保障计划,交易模式,本金,担保公司


时飾創_??保公^?/??图1-6.有担保的线上交易模式之一:对接担巧公司模式??对接担保公司是指网贷平台引入合作担保公司,或者由网贷平台安排与??其具有关联关系的担保公司为投资者的本金及利息提供担保,当网贷项下借??款人无法还款时,由合作担保公司先行偿付,W保障出借款人出借本息的业??务模式。在我国陆金所为采用此种模式的代表性机构。陆金所全称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属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员。在这种模式下,陆金所委托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对借款方的信用进行审核,对项目进行筛选,并提供担保。??①??③对接小贷公司子模式。??i??〇?d?〇??巧:^巧I祠??推雜质潜款人^??‘I?翻)?^?fmi)?]?^?臟)U??心夕祂法關任?W??〇?□?〇??图^7.有担保的线上交易模式之二:对接小贷公司

模式图,债权转让,模式


人人巧?HiPiliSiiPiiil??点融I网!??一、?巧匯Dianrong.com??图1-8.有担保的线上交易模式之一:本金保障计划??在该模式下,网贷平台会在每笔网贷借款成交时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放入??"风险备用金账户"。当出借人投资的借款出现逾期时,平台将W风险备付金先??行向出借人进行垫付。平台利用风险备付金偿债后受让相关债权,平台成为新的??债权人。??此类"本金保障"计划可W细分为两类,一类不设定特殊的条件,只要是平??台的投资者都可W享受其保护,如人人贷;另一类旨在鼓励投资者分散投资,投??资者只有投资笔数和单笔投资比例符合平台要求时,才受到本金保障计划的保??护,如点融网。???(3)债权转让模式(线下模式)??T岳苏萌:《我国P2P网贺运营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J]. 肖文青.  知与行. 2016(05)
[2]P2P网贷中的担保、保理、配资和对赌问题[J]. 吴景丽.  人民司法(应用). 2016(07)
[3]互联网票据理财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 黄斌.  金融法苑. 2015(02)
[4]完善制度设计 提升市场信心 建设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J].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课题组,吴晓灵,李剑阁,王忠民.  清华金融评论. 2015(12)
[5]试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利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J]. 覃林卉.  中外企业家. 2015(34)
[6]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居间人角色分析[J]. 邱月.  中国市场. 2015(46)
[7]互联网金融视野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J]. 李勇坚.  银行家. 2015(11)
[8]互联网金融中的电子合同法律问题研究[J]. 姚军,左彬.  科技与法律. 2015(05)
[9]金融居间商的民事责任——以P2P网贷平台为例[J]. 胡帅,方琪,张梓恒.  审计与理财. 2015(10)
[10]论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 徐孟洲,殷华.  财经法学. 2015(05)



本文编号:3450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450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