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D市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5:1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贿赂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破坏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党和国家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论文主要以辽宁省D市2010年到2014年国企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案例为样本,仔细探究了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的深层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本文对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进行了基本界定,并对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分析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的五大问题:犯罪多发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三个罪名;高素质犯罪人员忽视政治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班子成员与财务人员合谋共同犯罪居多;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集中发生于工程建筑领域;犯罪数量逐年上涨。造成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型期D市国企改制财务法规、制度不健全;部分国...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价值
1.2 关键词界定
1.2.1 国企干部
1.2.2 贪污贿赂
1.2.3 犯罪预防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分析
1.3.1 国内外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
1.3.2 国外关于反腐败的主要理论
1.3.3 国内关于犯罪预防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现状分析
2.1 研究工具及资料选取收集过程
2.1.1 研究工具
2.1.2 调研对象选取过程
2.1.3 资料收集过程
2.2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发展背景
2.2.1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经济发展状况
2.2.2 国企在辽宁省D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3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特征
2.3.1 犯罪数量
2.3.2 犯罪类型及领域分布
2.3.3 犯罪的国企干部的年龄结构
2.3.4 犯罪的国企干部的文化程度
2.3.5 犯罪的国企干部的性别结构
2.3.6 犯罪的国企干部人员组成结构
3 国企干部贪污贿赂呈现出的问题及犯罪原因
3.1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呈现出的问题
3.1.1 犯罪多发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三个罪名
3.1.2 高素质犯罪人员忽视政治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
3.1.3 班子成员与财务人员合谋共同犯罪居多
3.1.4 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集中发生于工程建筑领域
3.1.5 犯罪数量逐年上涨
3.2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的原因
3.2.1 转型期D市国企改制财务法规、制度不健全
3.2.2 部分国企干部思想素质不高,党的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3.2.3 政府外部监督乏力,企业内部监事会、审计监督失效
3.2.4 D市国企内控存在漏洞,责任划分不明
3.2.5 职务犯罪立法缺失,司法查案效果不足
4 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对策
4.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4.1.1 D市人民政府配合国家推进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4.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党组织及职代会等监督机制
4.2 建设廉洁管理队伍、提高干部政治素质
4.2.1 加强D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廉洁管理队伍
4.2.2 推进D市国企干部廉政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
4.3 在D市国企内部加强干部监督、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4.3.1 监事会发挥应有作用
4.3.2 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公开制度
4.3.3 解决分配不公、建立激励机制
4.4 内部制作权力清单,外部加强央行、审计、媒体监督
4.4.1 制作国企部门权力清单
4.4.2 强化审计部门和人民银行监督
4.4.3 强化社会舆论及媒体监督
4.5 完善预防腐败立法,重点领域查办案件形成威慑
4.5.1 D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廉政地方法规出台
4.5.2 重点查办建筑、金融领域案件,加大对犯罪的威慑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580111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价值
1.2 关键词界定
1.2.1 国企干部
1.2.2 贪污贿赂
1.2.3 犯罪预防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分析
1.3.1 国内外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
1.3.2 国外关于反腐败的主要理论
1.3.3 国内关于犯罪预防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现状分析
2.1 研究工具及资料选取收集过程
2.1.1 研究工具
2.1.2 调研对象选取过程
2.1.3 资料收集过程
2.2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发展背景
2.2.1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经济发展状况
2.2.2 国企在辽宁省D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3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特征
2.3.1 犯罪数量
2.3.2 犯罪类型及领域分布
2.3.3 犯罪的国企干部的年龄结构
2.3.4 犯罪的国企干部的文化程度
2.3.5 犯罪的国企干部的性别结构
2.3.6 犯罪的国企干部人员组成结构
3 国企干部贪污贿赂呈现出的问题及犯罪原因
3.1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呈现出的问题
3.1.1 犯罪多发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三个罪名
3.1.2 高素质犯罪人员忽视政治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
3.1.3 班子成员与财务人员合谋共同犯罪居多
3.1.4 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集中发生于工程建筑领域
3.1.5 犯罪数量逐年上涨
3.2 辽宁省D市近五年来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的原因
3.2.1 转型期D市国企改制财务法规、制度不健全
3.2.2 部分国企干部思想素质不高,党的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3.2.3 政府外部监督乏力,企业内部监事会、审计监督失效
3.2.4 D市国企内控存在漏洞,责任划分不明
3.2.5 职务犯罪立法缺失,司法查案效果不足
4 国企干部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对策
4.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4.1.1 D市人民政府配合国家推进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4.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党组织及职代会等监督机制
4.2 建设廉洁管理队伍、提高干部政治素质
4.2.1 加强D市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廉洁管理队伍
4.2.2 推进D市国企干部廉政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
4.3 在D市国企内部加强干部监督、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4.3.1 监事会发挥应有作用
4.3.2 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公开制度
4.3.3 解决分配不公、建立激励机制
4.4 内部制作权力清单,外部加强央行、审计、媒体监督
4.4.1 制作国企部门权力清单
4.4.2 强化审计部门和人民银行监督
4.4.3 强化社会舆论及媒体监督
4.5 完善预防腐败立法,重点领域查办案件形成威慑
4.5.1 D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廉政地方法规出台
4.5.2 重点查办建筑、金融领域案件,加大对犯罪的威慑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580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58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