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9 00:56
我国于2003年建立反洗钱制度,在反洗钱初期对于我国的洗钱活动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随着反洗钱工作的逐步深入,“合规为本”监管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仅仅根据某客户是否违反了“一法四规”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交易标准而断定该客户是否洗钱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状况,鉴于此,世界各国也都呼吁向“风险为本”监管方式转变。“风险为本”的本质是对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以及客户的洗钱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采取与风险程度相匹配的反洗钱措施,可以更高效的利用反洗钱监管资源。在贯彻“风险为本”监管思路上论文从对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进行评估着手,首先对一般人群洗钱风险进行评估,对于洗钱风险较高的客户重点监管。而对于那些通过利益关系人进行洗钱的公职人员来说,同样需要关注其洗钱风险,但由于不能像一般人群那样直接判断其洗钱风险,论文对其洗钱行为单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论文认为在反洗钱监管方式由“合规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过程中,金融机构客户所在的地区、办理的业务类型以及客户所属行业是评判客户洗钱风险的主要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被细分为三个不同风险等级的二级指标,据此构建了一套评价...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49069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图
洗钱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人们对反洗钱制度的研究,现行的“合规为本”反洗钱监管方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客观现实。金融机构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评估显得越发重要,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按照图1.1的框架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近年发生的典型洗钱案例进行采集,论文首先构建了一套评估客户洗钱....
图3.2客户因素比例构成
Tab.3.2theproportionofbusinesstypes银行账户现金网上银行61.46%30.24%8.29%务类型使用比例最大的就是洗钱分子在洗钱过程中最为青睐的,洗钱风险也根据表5统计结果,论文按照各业务类型的洗钱风险由大到小对金融机构业如....
图5.1客户身份识别流程图
第五章参与公职人员洗钱活动的利益关系人身份识别正常交易,实施该交易的主体很可能就是一个在办理自己正常业务的普通人,终止该笔交易审查。如果存在公职人员,同样需要判断两者关系密切度,由于身份类关系人和共同利益类关系人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密切度存在较大差异,论文另设定一个阈值β,超过....
图6.2身份重合度模型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评估研究6.2利益关系人洗钱风险判断对于通过利益关系人与利益主体身份重合度判断利益关系人洗钱风险的问题,论文构建二者身份重合度模型图,便于问题的分析,将该模型图放在坐标系中,其中横坐标X代表利益关系人与利益主体的关系密切度。
本文编号:3949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94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