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监管博弈与监管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1 11:24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中产生的新金融业态,是在金融抑制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而独立的金融业态,具有特殊的内涵和模式,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监管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对经济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相关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从已有研究看,学者对互联网金融各层次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现有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监管两方面深入研究二者及其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第一,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首先,从互联网金融理论分析入手,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界定了互联网金融及监管的内涵,并通过与传统金融比较归纳出互联网金融监管概念的时代性、对象的特殊性、行为的广泛性、模式的多样化、方法的复杂化和边界的模糊化特征。其次,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互联网金融监管外在效应和内在机理。再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成本分为一般成本和制度成本,收益分为微观收益和宏观收益。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效率取决于供求均衡下的成本收益对比,进而决定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创新路径。继而,建立博弈分析...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分析
2.1 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与特点
2.1.1 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
2.1.2 互联网金融监管特点
2.2 互联网金融监管供求与机制
2.2.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供求分析
2.2.2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外在效应
2.2.3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内在机理
2.3 互联网金融监管成本与收益
2.3.1 互联网金融监管一般成本
2.3.2 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成本
2.3.3 互联网金融监管供给收益
2.3.4 互联网金融监管微观收益
2.3.5 互联网金融监管宏观收益
2.4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与效率
2.4.1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理论
2.4.2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演化
2.4.3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均衡
2.4.4 互联网金融监管均衡效率
2.5 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
2.5.1 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
2.5.2 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外在机理
2.5.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2.5.4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2.5.5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度量标准
第3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分析
3.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回顾
3.1.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变迁历程
3.1.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变迁特征
3.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3.2.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3.3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3.3.1 强化互联网货币监管
3.3.2 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为一体化监管
3.3.3 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融合
3.3.4 强化金融科技监管
3.3.5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化与法治化
第4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4.1 中国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风险影响
4.1.1 指标选取
4.1.2 SVAR模型分析法
4.1.3 小结
4.2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评估
4.2.1 评估方法介绍
4.2.2 风险度量的理论准备
4.2.3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度量
4.2.4 模糊矩阵运行结果分析
第5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实证分析
5.1 互联网金融主体博弈分析
5.1.1 博弈的形成
5.1.2 互联网金融发起主体行为分析
5.1.3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均衡的实现
5.2 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之间博弈分析
5.2.1 静态博弈分析
5.2.2 演化博弈分析
5.2.3 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5.2.4 小结
5.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互联网金融供需主体博弈分析——以信用风险为例
5.3.1 互联网金融供需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5.3.2 监管介入下互联网金融主体供需模型
第6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效率实证分析
6.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与效率
6.1.1 分业监管模式的效率收益和损失
6.1.2 混业监管模式的效率收益和损失
6.1.3 小结
6.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目标与监管效率
6.2.1 基本假设
6.2.2 指标和数据选取
6.2.3 实证过程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重塑互联网金融监管基本理念
7.1.1 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目标
7.1.2 坚定互联网金融监管宏观导向
7.1.3 树立科学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
7.2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7.2.1 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立法层级
7.2.2 完善传统金融机构监管法规
7.2.3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
7.2.4 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
7.3 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7.3.1 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
7.3.2 改进互联网金融准入标准
7.3.3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标准
7.4 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针对性
7.4.1 实施互联网金融特殊监管手段
7.4.2 强化互联网金融特殊风险监管
7.4.3 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分类防控
7.4.4 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4.5 消除和打破大数据垄断
7.5 强化互联网金融外部约束
7.5.1 强化互联网金融法治约束
7.5.2 强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约束
7.5.3 强化互联网金融自律约束
7.5.4 强化互联网金融自我约束
7.6 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建设
7.6.1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6.2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7.6.3 实施财税制度支持
7.6.4 加快人力资源培养
7.6.5 推动非正式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60827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分析
2.1 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与特点
2.1.1 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
2.1.2 互联网金融监管特点
2.2 互联网金融监管供求与机制
2.2.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供求分析
2.2.2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外在效应
2.2.3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内在机理
2.3 互联网金融监管成本与收益
2.3.1 互联网金融监管一般成本
2.3.2 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成本
2.3.3 互联网金融监管供给收益
2.3.4 互联网金融监管微观收益
2.3.5 互联网金融监管宏观收益
2.4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与效率
2.4.1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理论
2.4.2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演化
2.4.3 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均衡
2.4.4 互联网金融监管均衡效率
2.5 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
2.5.1 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
2.5.2 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外在机理
2.5.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2.5.4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2.5.5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度量标准
第3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分析
3.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回顾
3.1.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变迁历程
3.1.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变迁特征
3.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3.2.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3.3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3.3.1 强化互联网货币监管
3.3.2 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为一体化监管
3.3.3 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融合
3.3.4 强化金融科技监管
3.3.5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化与法治化
第4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4.1 中国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风险影响
4.1.1 指标选取
4.1.2 SVAR模型分析法
4.1.3 小结
4.2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评估
4.2.1 评估方法介绍
4.2.2 风险度量的理论准备
4.2.3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度量
4.2.4 模糊矩阵运行结果分析
第5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实证分析
5.1 互联网金融主体博弈分析
5.1.1 博弈的形成
5.1.2 互联网金融发起主体行为分析
5.1.3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均衡的实现
5.2 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之间博弈分析
5.2.1 静态博弈分析
5.2.2 演化博弈分析
5.2.3 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5.2.4 小结
5.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互联网金融供需主体博弈分析——以信用风险为例
5.3.1 互联网金融供需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5.3.2 监管介入下互联网金融主体供需模型
第6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效率实证分析
6.1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与效率
6.1.1 分业监管模式的效率收益和损失
6.1.2 混业监管模式的效率收益和损失
6.1.3 小结
6.2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目标与监管效率
6.2.1 基本假设
6.2.2 指标和数据选取
6.2.3 实证过程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重塑互联网金融监管基本理念
7.1.1 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目标
7.1.2 坚定互联网金融监管宏观导向
7.1.3 树立科学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
7.2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7.2.1 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立法层级
7.2.2 完善传统金融机构监管法规
7.2.3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
7.2.4 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
7.3 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7.3.1 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
7.3.2 改进互联网金融准入标准
7.3.3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标准
7.4 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针对性
7.4.1 实施互联网金融特殊监管手段
7.4.2 强化互联网金融特殊风险监管
7.4.3 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分类防控
7.4.4 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4.5 消除和打破大数据垄断
7.5 强化互联网金融外部约束
7.5.1 强化互联网金融法治约束
7.5.2 强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约束
7.5.3 强化互联网金融自律约束
7.5.4 强化互联网金融自我约束
7.6 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建设
7.6.1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6.2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7.6.3 实施财税制度支持
7.6.4 加快人力资源培养
7.6.5 推动非正式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6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96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