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研究
本文关键词: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研究
【摘要】:异常交易情况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较大。无论投资者、证券公司,还是证券交易所,均受异常交易情况的影响。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和确保证券交易的顺利进行,是证券交易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证券交易的组织者、服务者和一线监管者,证券交易所拥有天然的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能够对异常交易情况做出快速的反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异常交易进行干预。然而,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交易过程中,既是证券交易设施和服务的提供者,还是证券交易的监管者。异常交易情况发生后,证券交易所两种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较为明显。因此,在实践中证券交易所对异常交易处置权的行使,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选择证券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为主题,对其进行研究。 对于证券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法学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展开。本文选取与证券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联系较紧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作为研究重点。具体涉及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界定、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方式和适当性、该权力的权源、性质和外在表现方式、该权力的运行、交易所行使该权力的责任承担与豁免、该权力的外部约束等。全文除导论之外,分为五章,共计约12万字。 第一章“异常交易情况的界定与交易所介入”。本章重点围绕异常交易情况的界定、交易所在异常交易情况的定位、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方式和适当性等问题展开。 文章认为,异常交易情况已经不再局限于个别或部分证券交易参与人之间。一旦发生异常交易情况,将会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在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时,证券交易所作为证券交易服务提供者和证券交易监管者的身份存在较为紧张的关系。对于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我国现行的立法规定缺乏系统性的设计。从法律层面上,相关的法律规定存在范围过窄、不够严谨的问题。由于异常交易情况具有多样性,证券交易所应当根据异常交易情况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处置异常交易情况时,证券交易所必须遵循有效处置异常交易情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处置措施适当原则。 第二章“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构造”。本章重点围绕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权源、性质、外在表现形式展开。 文章认为,证券交易所作为自律组织,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既不是国家公权力,也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私权,这种权力更适合被界定为一种社会权力。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既是一种权力,又是一种权利,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从证券交易所与证券行政监管部门的角度而言,处置权是一项权利;它具有固有性、派生性等特点,证券行政监管部门不得剥夺,并且应当给予必要的尊重。从证券交易所与证券经纪商的角度,处置权是一项权力,它具有强制性、支配性的特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交易所有关规则关于异常交易情况的处置措施过于简单,不够丰富,相关的处置措施适用范围不够明确,操作性不强,对异常交易情况的处置缺乏动态的设计。这不利于证券交易所对异常交易情况的处置。 第三章“交易所处置权的运行”。本章主要围绕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运行原则、与证券行政监管权的衔接、交易所内部控制对该权力运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文章认为,证券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即时性原则以及受制约原则。在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方面,证券行政监管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交易所的异常交易处置权与证券行政监管权之间出现了断裂。当前需要围绕如何构建行政监管部门与证券交易所在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方面的关系进行完善。证券交易所的内部控制具有外部控制不具有的专业性、同步性、主动性等优势,并且具有可能性。建立内部控制,可以促使证券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合理合法行使。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内部控制,主要应当从处置标准的定量化、处置权力的分散化、权力行使评估的常态化三个方面着手。 第四章“异常交易情况处置中交易所的责任承担与豁免”。本章重点围绕证券交易所的多重身份与归责原则、交易所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交易所行使该权力时相关民事赔偿责任的豁免展开。 文章认为,作为证券交易的服务提供者,证券交易所与市场参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对其责任主要根据民商事法律的规定进行考量;作为证券交易的自律监管者,证券交易所与相关的市场参与人之间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带有“准政府行为”的色彩。证券交易所带有明显的公共机构性质,在履行市场监管的职能,必须豁免其一定的责任。在异常交易情况处置中,证券交易所的两种身份存在重合。作为证券交易服务的提供者,证券交易所的民事责任不能豁免。作为证券交易的监管者,证券交易所对于承担的民事责任应当有最高额度的限制。作为证券交易服务的提供者,证券交易所在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方面,应当坚持“故意或重大过失标准”;作为证券交易的自律监管者,证券交易所在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方面,应当坚持“正当目的标准”。 第五章“交易所处置权的外部约束机制”。本章重点围绕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外部约束的合理性、外部约束的立法、行政以及司法控制展开。 文章认为,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内部控制机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不足以制约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滥用。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其公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证券交易所追求商业利益的动机日益加强。这些均需要对证券交易所的异常交易处置权进行必要的外部约束。对于此项权力的外部控制,从立法方面,就是由法律对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范围、行使方式、行使程序等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行政控制方面,由行政机关根据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法律规定,对其设定、行使等方面是否违反法律的规定进行监督;从司法控制方面,应当遵循内部权利救济用尽原则、谨慎介入原则以及合法性而非合理性原则。
【关键词】:证券交易所 异常交易情况 自律管理权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7
- 导论17-23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17-21
- 二、研究动态21-22
- 三、研究方法22-23
- 第一章 异常交易情况的界定与交易所介入23-44
- 第一节 异常交易情况的范畴与法律层次安排23-30
- 一、异常交易情况的范畴23-26
- 二、异常交易情况界定的法律规则层次安排26-29
- 三、异常交易情况与异常交易行为29-30
- 第二节 交易所的定位与介入时点30-36
- 一、异常交易情况对证券市场的影响30-31
- 二、交易所在异常交易情况中的定位31-33
- 三、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时点33-36
- 第三节 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方式与效力36-42
- 一、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方式36-37
- 二、交易所介入异常交易情况的适当性37-40
- 三、交易所处置权行使的溯及力40-42
- 本章小结42-44
- 第二章 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构造44-67
- 第一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权源44-54
- 一、三种主要学说:立法授权说、行政授权说、契约约定说44-50
- 二、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两个法系的不同解读50-51
- 三、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一种社团权力51-52
- 四、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来源:社会学的解释52-54
- 第二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性质54-58
- 一、权利说54-56
- 二、权力说56
- 三、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权利与权力的结合56-58
- 第三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外在表现形式58-65
- 一、技术性停牌、临时停市58-60
- 二、撤销错误交易、宣布交易无效60-64
- 三、限制、禁止交易64-65
- 四、暂缓交收65
- 本章小结65-67
- 第三章 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运行67-87
- 第一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行使的原则67-74
- 一、正当程序原则67-71
- 二、比例原则71-72
- 三、即时性原则72-73
- 四、受制约原则73-74
- 第二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与行政监管权的衔接74-78
- 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与行政监管权的断裂74-75
- 二、行政监管部门对交易所异常情况处置的介入75-77
- 三、交易所与证券行政监管部门关系的重构77-78
- 第三节 交易所内部控制对处置权运行的影响78-85
- 一、内部控制的优势和可能性78-80
- 二、建立交易所内部控制的路径探讨80-82
- 三、交易所的内部控制与交易所公司化改革82-85
- 本章小结85-87
- 第四章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中交易所的责任承担与豁免87-106
- 第一节 交易所的身份与行使处置权的归责原则87-91
- 一、交易所的多重身份与归责原则87-90
- 二、交易所是否需要直接对投资者承担责任?90-91
- 第二节 责任承担的主要类型91-98
- 一、行政责任91-92
- 二、民事责任92-95
- 三、监管豁免权的范畴——以纳斯达克技术故障导致的Facebook首次公开发行案为例95-98
- 第三节 处置权行使中的民事赔偿责任豁免98-104
- 一、服务提供者:故意或重大过失标准98-99
- 二、自律监管者:正当目的标准99-101
- 三、责任的豁免:绝对豁免抑或相对豁免101-104
- 本章小结104-106
- 第五章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外部约束机制106-134
- 第一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外部约束的合理性106-109
- 一、内部控制机制的缺位107
- 二、交易所在异常交易情况处置中的角色冲突107-108
- 三、交易所有自身的利益追求108-109
- 第二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立法控制109-113
- 一、交易所处置权立法控制的边界110
- 二、我国交易所处置权立法控制的现状110-112
- 三、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立法控制的方式112-113
- 第三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行政控制113-116
- 一、证券交易所的公共机构性质:行政监管的基础113-114
- 二、对证券交易所行政监管的国际考察114-115
- 三、我国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行政监管的现状与不足115-116
- 第四节 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的司法控制116-132
- 一、司法介入交易所处置权:是否必要与可行116-119
- 二、司法介入的方式: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119-121
- 三、司法介入的边界:以美国为考察对象121-127
- 四、证券交易所异常情况处置的司法介入实践与思考127-132
- 本章小结132-134
- 结语134-136
- 中外文参考文献136-143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1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国前;我国股市发展中的一些偏差[J];理论前沿;1993年22期
2 ;对南京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报告[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陆磊;券商发债的两难抉择[J];法人杂志;2004年04期
4 梁木生;王涛;;论所有权代行的悖论及其后果[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5 ;资产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1994年02期
6 舒化鲁;关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内部结构的新探索[J];理论与改革;1996年07期
7 王作林;运用有效处置手段 增强人事监督力度[J];人大研究;1997年10期
8 魏衍华;;浅谈强化地方人大监督处置权的意义[J];山东人大工作;1998年10期
9 李桂华;;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的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陆文山;;有关债权式融资和债券市场建设的若干思考[J];商事法论集;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望舒;;运作北京动物园搬迁过程,暴露社会公共财产知情权、处置权的错位[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2 樊纲;;国资国企改革:重组·退出·发展[A];2003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3年
3 曲福田;;农村土地市场的形成(摘要)[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4 李扬;殷剑峰;;理顺利率体系,健全利率形成机制[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5 韦仕鹏;;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付红娜;;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 建设和谐新农村[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王成喜;;产权: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权利[A];“银座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征文集[C];2004年
8 陶友之;;在破解难题中寻求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需处理好三大关系[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9 潘小军;;城乡统筹下农地产权改革的发展与创新[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范从来;;资产重组中的企业托管分析[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梁楠;尚福林:大力发展交易所市场成为国际市场发展动向[N];期货日报;2009年
2 王慧;我国稀贵金属交易所模式凸显多元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3 德意志交易所;中国企业赴德上市数量大增[N];上海金融报;2010年
4 琢磨;分割坚冰将融 期待真正融合[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记者 王媛;交易所回购成资金融通重要平台 日成交逾千亿再创新高[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良;天治基金:注意信用债大幅回调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郭兴艳;李小加的新万言书[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李祥;河北今年上半年技术交易情况良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吴晓婧;专家认为基金持债已达阶段性饱和[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张泰欣;商业银行期待托管方式进一步放开[N];中国证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洪涛;交易所异常交易情况处置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朱相诚;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海外趋势与中国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响玲;论新趋势下的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宋承国;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皮六一;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朱绵伟;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的程序性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梁立群;美国证券市场结构的演进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3年
8 岑雅衍;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晟;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与中国金融业国际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王e,
本文编号:831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83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