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的法教义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30 12:07
【摘要】:司法实务中,对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犯罪类型的认定,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分及适用。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侵害的法益是与社会秩序相关联的一般的非特定人的人身安全。随意同时是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对于随意的判断分为客观随意的判断和主观随意的判断。殴打不以造成轻伤为后果,是一种没有达到重伤程度的暴力打击行为。殴打型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殴打型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具体适用应当以侵害与社会秩序相关联的一般的非特定人的人身安全为前提,从犯罪结果入手进行反推。
[Abstract]:In judicial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abou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rime of "beating others at will" in the crime of provoking and causing trouble, especially the disti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rime of intentional injury. The legal benefit of "beating others at will" in the crime of provoking trouble is the personal security of the general non-specific person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order. Arbitrariness is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elements, and random judgment is divided into objective random judgment and subjective random judgment. Beatings, which do not result in minor injuries, are violent strikes that do not reach the level of serious injury. Assault crime and intentional injury crime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rime of provoking and causing trouble and the crime of intentional inju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infring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general non-specific person related to the social order, and starting with the result of the crime,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infring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general non-specific person related to the social orde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法解释原理与实证问题研究”(12AFX009)之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良顺;寻衅滋事罪废止论[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2 马彪;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强拿硬要”区别[J];检察实践;2005年04期

3 邵宏生;;事出有因也能构成寻衅滋事罪[J];人民检察;2008年20期

4 李先华;舒惠安;孙媛媛;;涂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寻衅滋事罪吗[J];中国检察官;2010年08期

5 丛珊;;浅析寻衅滋事罪的认定[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6 潘庸鲁;;关于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的理解与适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范再峰;;寻衅滋事罪问题探讨——刑法第293条的犯罪构成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2期

8 郭永刚;付四全;;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行为”与抢劫行为的区别[J];中国检察官;2012年22期

9 李锦阳;刘瑜;;“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定罪标准浅探[J];法制与社会;2013年12期

10 吴家林;;谈我国刑法寻衅滋事罪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朝阳区法院 曹作和;网络造谣为何涉寻衅滋事罪[N];北京日报;2013年

2 龚飞 史金国;如何区别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何立荣;他的行为够成抢劫罪还是寻衅滋事罪[N];广西政法报;2001年

4 瞿忠;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如何认定[N];检察日报;2001年

5 于明祥;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之认定[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宁辉;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李志霞;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分析[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高农文 刘仁安;是寻衅滋事罪还是强迫交易罪[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尤小妹;朱某、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寻衅滋事罪[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吴新华;何为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寻衅滋事罪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2 胡宁宁;寻衅滋事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池益贤;寻衅滋事罪定罪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张英男;论寻衅滋事罪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0年

5 任加顺;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孝江;寻衅滋事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汪际宏;论寻衅滋事罪[D];武汉大学;2004年

8 郑漫容;寻衅滋事罪相关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化斌;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朱莺华;寻衅滋事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0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520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