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刑罚目的论以应对恐怖犯罪挑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喻义东;;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地域性特点及其治理[J];求索;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舒予;论勃朗特文学创作的视觉艺术渊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蔡保兴;;和谐社会与经济秩序的道德伦理之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姜敏;;刑法修改:从多变性转向稳定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5 邓华;刘颖;;析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动态平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姜涛;;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对《刑法修正案(七)》的刑事政策分析[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8 严励;;广义刑事政策视角下的刑事政策横向结构分析[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9 陆诗忠;;恢复性司法“中国化”之制度抗衡问题研究[J];北方法学;2011年06期
10 曾繁亭;;论实证主义哲学的现代属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平;罗浩海;;相对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撖莉;;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保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及实现路径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刚;;法律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化控辩模式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梅传强;;论恐怖犯罪行为的根源——文明及文化冲突论解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黄华生;罗鹏飞;原静;;刑事政策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王宏玉;王在魁;;从刑事政策的角度看我国刑罚结构变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赵宝成;;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关于犯罪及其控制的政治经济学思考[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9 夏尊文;陈建军;张介玉;;刑罚泛化否定论——兼与吴宗宪先生商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仁文;;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联民;让·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高宇轩;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刚;从狱霸现象看我国看守所管理改革[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4 乔远;短期自由刑及其行刑社会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汪俊仁;刑事和解在我国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叶鹏;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震;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刑事对策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8 岳忱瑞;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黄淑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我国刑罚制度改革[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杜宁;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秀梅;;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中维护公共秩序与尊重人权的平衡[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2 王焱;当前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的态势、成因及治理[J];国际论坛;2003年06期
3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4 罗开卷;李伟华;;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防范浅议——中国语境下的探讨[J];犯罪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宏杰;刑罚目的研究——对我国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J];政法论坛;2000年06期
2 谢望原;实然的刑罚目的与应然的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3 陈兴良;刑罚目的新论[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汪东升;刑罚目的的演进与形成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5 范翔宇;对我国刑罚目的选择的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于跃江;论刑罚目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6期
7 陶阳;论刑罚目的多元与价值多元[J];法学评论;2004年04期
8 李翔;韩晓峰;;自由与秩序的和谐保证——从刑罚目的谈起[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3期
9 李英;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思考[J];南都学坛;2005年05期
10 屈耀伦;;预防与报应:刑罚目的的二元构建[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学智 李景春;对于刑罚目的的理性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贾健;风险社会更应强调刑法的商谈维度[N];检察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久生;刑罚目的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川;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淞;刑罚目的与量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万平;刑罚目的理论之演变及我国的选择[D];河南大学;2007年
3 宋君喜;刑罚目的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毛丹丹;预防作为刑罚目的之正当性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皓;构建社会转型期的刑罚目的[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6 薄敏;罪刑配置阶段的刑罚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黄秭茜;刑罚目的之再审视[D];广西大学;2014年
8 邱帅萍;论康德的刑罚目的理论[D];湘潭大学;2009年
9 王托弟;对我国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及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张琳;刑罚目的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6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57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