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焕婷;;刑法中的被害人行为理论史考察[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闵建雄;;被害人学在命案现场分析中的应用(Ⅱ)[J];刑事技术;2015年03期
3 李晓磊;;酌定情节裁量规范化和动态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李静;;浅析我国刑法体系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以许霆案为视角[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5 尚闯;;论被害人过错的性质及其成立要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尚闯;;论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及其功能依据[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袁梦;章依群;;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看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问题[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石文龙;;增强审判工作的抗干扰力——以“史上最牛公函”等热点案件为分析依据[J];东方法学;2010年06期
9 许健;崔楠;;论恢复性司法中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10 马照平;;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赖栋才;;让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更好互动[N];人民法院报;2019年
2 耿慧茹;;刑事和解制度对诉讼主体利益的价值分析[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周光权;;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琴;论被害人过错对刑事责任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8年
2 贾新振;关于故意杀人罪死刑量刑情节的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3 王静;被害人过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4 何璇;论刑事被害人过错的认定及对量刑规范化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5 李俊;法律方法视域下的司法公信力探析[D];郑州大学;2016年
6 何欣璐;论被害人过错立法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7 陈志远;论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8 谭小林;被害人过错与犯罪人刑事责任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9 洪豪;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唐琦;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4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59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