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滥用职权罪实行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5:08
【摘要】:滥用职权罪是1997年刑法渎职罪所在章节中规定的最为概括的犯罪之一,其因与玩忽职守罪一并出现在同一法条之中而呈现出极为明显的特征。渎职罪中的其他犯罪一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主体指向,而滥用职权罪仅以简单罪状对犯罪进行了描述,并未对其实行行为加以叙明。与此相对应的是,司法实践中大量的渎职类案件事实层出不穷、形态各异,刑法分论关于该罪名的研究尚未在总体上形成理论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局面,因此,法学界关于滥用职权犯罪的探讨有必要继续深化和拓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找、总结、梳理关于滥用职权罪行为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议焦点,通过对前人理论观点的扬弃和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同时兼顾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辨析,厘清滥用职权罪的基本定罪轮廓和某些加重情形的属性,为司法实践中的疑惑提供有益的解决方案。在刑法理论中,实行行为是通过犯罪既遂这一模型进行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以犯罪的实行行为为切入点,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将滥用职权罪的诸多问题聚焦到实行行为这一关键节点上来,在查阅有关滥用职权罪的要素研究和实行行为理论等文献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和归纳,同时借鉴行政法学和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成果,尝试将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进行理论分类和剖析,探索发现实践中滥用职权行为的运作模式和个中奥妙,为更加深刻地认识权力滥用之实行行为奠定坚实基础。不作为与作为是大多数犯罪的基本形式,滥用职权罪也不例外,在讨论该罪基本形式之一的不作为时,要注意其作为义务呈现出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作为的实行行为是滥用职权罪的常态,与此相对应的不作为则表现得相对隐蔽。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行为必须达到侵犯法律所保护之法益的急切性和相当性之程度。研究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有利于更加深入地剖析行为的特点,将持有状态暂时排除在滥用职权行为的视野之外。实行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在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二罪中均有存在的空间。执行上级命令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成为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该罪的实行行为也可以存在作为与不作为之竞合。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其表现方式。首先,按照职权是否法定可以将该罪的实行行为划分为越法擅权的实行行为和非越法擅权的实行行为;其次,依据非对等地位和非对称信息可以将该罪的实行行为划分为利用上级地位的擅权行为、利用监督制约关系的擅权行为、利用权力盲目信赖的擅权行为和“一把手”家长制的擅权行为;最后,依据程序制约的强弱,还可以将其实行行为分为故意违反正当程序的滥用职权、拖延履行、反复无常和亲疏有别的滥用职权等。当然,该罪的实行行为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分类只是用来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本质的手段。徇私舞弊是滥用职权罪的一个特殊行为现象。从刑法教义学的意义上看,徇私舞弊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理论界以往对徇私舞弊性质问题的关注往往是将其二者分开来讨论,但对于刑法适用者而言,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讨论似乎更加容易找到刑法规定的真实用意——徇私舞弊是滥用职权罪的加重实行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交通肇事罪还是滥用职权罪辨析——以一起判案为例[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闵凯;;“超越职权”型滥用职权罪的规范理解[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7年05期

3 郑雷;;关于滥用职权罪中经济损失的相关问题的理解[J];法制博览;2015年22期

4 佘军;;滥用职权罪中“重大损失”的判断[J];中国检察官;2012年12期

5 梁宾;;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认定及预防[J];才智;2011年20期

6 王成;董杨;;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罪浅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陶化安;;警惕涉嫌“国企人员滥用职权罪”[J];首席财务官;2008年01期

8 钱丽华;范静;;滥用职权罪因果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9 赵新彬;;滥用职权罪客观行为分析[J];南都学坛;2007年03期

10 王琦;花景珠;;浅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J];消费导刊;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江岚;;滥用职权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A];荆楚学术2016年第7期(总第八期)[C];2017年

2 江岚;;滥用职权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A];荆楚学术2017年第2期(总第九期)[C];2017年

3 廖荣辉;;试论渎职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以某市渎职犯罪案件现状为切入点[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4 孟庆华;黄烨;;“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几个适用问题探析[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5 江献军;曹根堂;;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成罪根据和立法建议[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6 朱沅沅;;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7 刘超捷;;论安全事故不报、谎报罪——兼论《刑法修正案(六)》第4条规定之不足[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雁若;;法治社会下的守法问题研究——从薄熙来案、复旦大学投毒案切入[A];第八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聂立泽;胡洋;;渎职罪刑事立法完善新探[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杭民;警惕利用公权力包庇有毒食品[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检察院 孟庆松 季军 师吉娟;明知补贴申报虚假 仍予批准属滥用职权[N];检察日报;2017年

3 倪亮 陶菁 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犯罪主体要件探析[N];人民公安报;2017年

4 记者 赵峰;如何才能“压倒”[N];湖北日报;2017年

5 赖志雄;欲不正治身则夭[N];闽西日报;2017年

6 赵国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滥用职权罪[N];江苏法制报;2016年

7 南通市检察院 周荣玲;本案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N];江苏法制报;2012年

8 武汉大学法学院 陈金林;从薄熙来案看滥用职权罪的特殊形态[N];检察日报;2013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 莫洪宪;薄熙来涉嫌滥用职权罪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检察院 王平;农民也能构成滥用职权罪?[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良;滥用职权型渎职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包健;渎职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雪媛;渎职罪认定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滥用职权罪罪过形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2 谢莲;滥用职权罪司法适用实证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帅;滥用职权罪实行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

4 陆林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调查中作伪证明的行为性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5 蒋丽;新合办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司法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6 江燕;滥用职权罪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7 聂文清;滥用职权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王显光;滥用职权罪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陶世喜;滥用职权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0 郑雷;论滥用职权罪的“重大损失”的范围与认定[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7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17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4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