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套路贷”犯罪及其法律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06:19
【摘要】:当前,“套路贷”案件多发,其法律适用问题为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厘清“套路贷”的概念是研究“套路贷”犯罪的第一步。“套路贷”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以民事借贷关系为名,行为人通过虚高借款本金、转单平账等方式,采取诱骗、暴力、虚假诉讼等手段实施的,以非法侵占他人财产为目的的犯罪类型。“套路贷”与高利贷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原因在于“套路贷”是在高利贷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但是与高利贷相比,“套路贷”在行为目的、行为方式、行为后果上都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套路贷”在行为目的上是为了侵吞他人合法财产而不是获得高额利息,在行为方式上是一方意志对另一方的支配与凌驾而非自愿,在行为后果上更是具有极大的刑事违法性。因此,“套路贷”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高利贷的范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在犯罪的同类客体上,“套路贷”犯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包括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以及社会公共秩序、正常司法秩序等。“套路贷”在犯罪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通过剥夺、损害、限制、破坏等暴力手段或者诬告、诱骗等和平手段非法侵占他人合法所有的财产的行为。从目前来看,“套路贷”犯罪只能由一般自然人主体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上,本罪表现为直接故意。“套路贷”案件类型复杂、种类繁多,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将更好地把握对“套路贷”犯罪的定性。相较与目前学者从地域层次上对“套路贷”案件进行分类的方式,以犯罪客体为标准将“套路贷”划分为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套路贷”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的“套路贷”犯罪以及破坏司法秩序的“套路贷”犯罪三大类别更有助于对“套路贷”犯罪的定罪量刑。“套路贷”犯罪的分类中,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套路贷”犯罪是其一般表现形式,而侵犯公民人身权、破坏司法秩序的“套路贷”犯罪则是其特殊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对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套路贷”犯罪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从犯罪构成要件分析,“套路贷”犯罪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值得注意的是,债权是本罪的诈骗对象,应以被害人实际遭受损失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因此,如果行为人仅骗取的虚高的借款合同,被害人尚未实际交付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未遂形态。但是,在理论界,就本类型的“套路贷”犯罪而言,还有涉嫌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两种不同观点。综合来看,本类型的“套路贷”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于非法经营罪所要求的客体,“套路贷”中的借款发挥的不是金融资本的作用,而是吸引被害人上钩的鱼饵。因此,“套路贷”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本类型“套路贷”犯罪中所涉及的合同是民事借款合同,不具有市场经营活动的公共性,不符合合同诈骗罪对合同的限定,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就其他特殊类型的“套路贷”犯罪而言,其罪数形态值得探究。以侵犯公民人身权的“套路贷”犯罪为例,骗取债权的诈骗行为与后续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为之间不存在牵连关系,应以侵犯人身权的所构成的犯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在侵犯公民人身权的“套路贷”犯罪中,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为包括暴力、威胁、恐吓、剥夺等,在为本类“套路贷”犯罪定性时应当结合具体案情具体分析,依据相关的刑法规定综合判断。在破坏司法秩序的“套路贷”犯罪中,其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人利用“套路”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提起虚假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虚假诉讼罪定罪处罚。但上述行为同样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两罪之间是想象竞合的关系,应当从一重罪,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套路贷”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中,除却“套路贷”的行为本身涉嫌犯罪,其巨额借款资金来源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其团伙犯罪形式也可能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罪名。具体是否构成这些犯罪,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不枉不纵,实现“套路贷”案件的全面防治,以达到真正规制“套路贷”犯罪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帅;;冲突法视角下的中日涉外著作权法律适用比较[J];法制博览;2019年22期

2 王晶晶;;涉众型经济犯罪法律适用难点分析[J];法制博览;2017年26期

3 陈守权;;论旅游纠纷的法律适用[J];明日风尚;2016年20期

4 陈长均;;善是法律适用的崇高理念[J];中国法治文化;2015年01期

5 ;欢迎订阅《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12年08期

6 ;欢迎订阅2012年《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11年11期

7 应勇;;推进法律适用统一的实施[J];法制资讯;2011年11期

8 ;2009年《法律适用》“鄞州杯”征文启事[J];法律适用;2009年03期

9 ;要使《法律适用》成为每位法官的良师益友 《法律适用》第六次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J];法律适用;2006年09期

10 ;《法律适用》召开部分编委、作者座谈会[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辉;;民间借贷的类型及法律适用[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呼官政;丁欣;;浅谈林权制度改革和登记发证中的法律适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3 申斌;;二审基于法律适用改判的实证分析——以民事错案评判标准合理化为视角[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4 李士明;臧小俊;;“串标”行为处罚的法律适用浅析[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5 王伟;;WTO与我国法律适用[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6 蔡俊敏;周明达;;我国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付艳;;关于WTO规则在我国法律适用方面的思考[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8 付艳;;关于WTO规则在我国法律适用方面的思考[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9 方子冰;;从康建忠挑拨事件评析滥用电子邮件的法律适用[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金;林泉清;;浅析渎职罪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适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2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侯学宾;法律适用中“硬气”与“温柔”的错位[N];检察日报;2017年

3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湛英杰;如何破解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法律适用难点[N];检察日报;2017年

4 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 鲁宏志;共享单车引发的违法行为定性及法律适用[N];人民公安报;2017年

5 扬州市江都区法院院长 袁江华;行政协议案件审理之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7年

6 谷江波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公司财产权与股东股权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7年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王子畅;跨国收养的法律适用模式[N];人民法院报;2017年

8 陈长均;善是法律适用的崇高理念[N];法制日报;2014年

9 特约撰稿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 赵青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徐晓阳;行政协议案件的法律适用[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年

10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应勇;推进法律适用统一 促进法律有效实施[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良好;法律适用类型归属技术范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凤琴;国际合同法律适用发展趋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华倩;夫妻财产关系法律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范晓亮;跨国银行服务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徐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审判法律适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董玉鹏;国际航空运输法律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云涛;死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杨立;跨境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媛媛;我国涉外未成年人监护法律适用的困境与出路[D];安徽大学;2019年

2 黄超;“套路贷”犯罪及其法律适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3 区树添;论我国相邻污染侵害案件的法律适用[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4 苟宇欣;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5 焦井泉;高校学生申诉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6 曹金会;论网络环境中诽谤罪的法律适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7 王金文;论违约金的司法调整[D];兰州大学;2018年

8 韩振龙;劳动监察法律适用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9 岳园园;夫妻忠诚协议法律适用研判[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10 高璐yN;名股实债的法律适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0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70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