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2:22
【摘要】:本研究以电信诈骗与公安打防之间的互动为对象,探讨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以电信诈骗为代表的网络犯罪的特征、手法、组织形式、它对公安传统刑侦体制带来的挑战,以及公安的回应。电信诈骗于1997年始于中国台湾地区,至2008年在台湾岛内泛滥成灾,从2004年开始,电信诈骗从台湾传入大陆,并在大陆迅速发展蔓延。目前,已经形成若干个有地域特征的职业犯罪群体,他们与台湾的诈骗团伙构成两大派系,对大陆实施诈骗。近十年来,电信诈骗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犯罪类型,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社会损失惨重,其危害性已经不容低估。依托于互联网及各种社交软件,电信诈骗犯将一个完整的犯罪过程切割成若干个环节,派生出提供通讯线路和专业洗钱的灰色产业生态。这些环节之间通过外包或者众包,分工不断细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犯罪风险得以分散。就由此带来电信诈骗没有传统作案现场可言的问题,同时造成了没有物理痕迹可供勘察和提取的后果,让诈骗犯在自身无需空间位移的前提下,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施远程侵害。电信诈骗的这种犯罪手段天然地决定了它的犯罪组织形态必定有别于传统的金字塔形式,表现为各个环节之间松散、混沌、非结构的特征。面对这一颠覆时空维度的犯罪,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处于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对于承担一线打击任务的县级公安来说,持续的客场作战让他们在案侦经费、警力部署、对外协作等方面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扭曲和紧张。结果就是,公安机关普遍不会打击、不敢打击,甚至不想打击电信诈骗。由于击中了公安的软肋,电信诈骗逐步成为犯罪的洼地。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在暴力犯罪和传统侵财类犯罪平稳和收敛的情况下,左右全国刑事案件发案走势的是电信诈骗的原因。在公安系统单打独斗已经无力应付局面的情况下,穷则思变。首先是中央政府开始制定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调整扭转颓势,即综合施策。其中的核心在于银行、通讯两大与电信诈骗紧密联系的系统与公安系统的协同,在本文中以银行和警方的协作作为主线展开。通过对案件侦办平台和反诈骗中心的机制梳理,呈现银行是如何向公安机关开放银行卡的查询、止付、冻结权限的,建立了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工作机制。公安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跨地区才能搜集线索和反制诈骗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安完全受诈骗犯摆布的窘境。另一方面,公安自身也在组织调整。公安机关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双重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体制内嵌于一个更为基础性的治理模式:行政发包制。这种以行政治理任务层层下达和指标分解为特征的治理模式的集中表现就是属地管辖,反映在公安侦查上,即总是以本辖区作为基地展开打击、防控。这一制度安排对于明晰属地责任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同时它也难以避免地造成各管一摊、各自为战的局面。对于传统犯罪问题或者治理问题,由于空间跨度低,这一制度大致行而有效地运作,但对于电信诈骗这一同时牵扯多个地方受害者、公安的犯罪,以行政发包制为底色的侦查模式自然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县级公安处在一个上下左右缺乏有力支援的孤岛上,换言之,透过电信诈骗,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治理模式正在经受社会整体变迁带来的挑战。那么,作为回应,公安部开始推动强化上级公安对下级公安在组织、指挥、技术、专家、对外协助等方面的支撑,形成集约作战的新机制,以全国一盘棋对冲电信诈骗这张犯罪黑网。这隐含的是对以行政发包制为内核的传统治理模式的调整。通过对电信诈骗和政府打击治理互动的复盘,一条暗线贯穿始终,那就是集权与分权:互联网加剧了经济自由化的程度,电信诈骗或者网络犯罪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它将自由以极端的形式彰显出来,但在这个局面中,其实公安、银行、通讯各个系统也出现了过度分权以至于资源支离破碎的状况。因此看似是对立的两个面向,但二者有内在的相通性。换言之,着眼于电信诈骗问题的解决,却不仅仅局限于电信诈骗,在治理社会问题过程中,制度自身也在收敛和矫正。本研究系法律的经验研究,以事实分析带动推理论证。通过长期、沉浸地在公安机关的调研,对电信诈骗现象、公安侦查、公安管理制度、警银合作等方面做通盘、系统性把握,全景式呈现公安系统与电信诈骗的博弈格局。尽管本研究针对的是当下的一种犯罪现象,也许这个现象本身只是昙花一现,但可以预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犯罪在数量、规模还会增加,其手段、形式还会翻新,因此以电信诈骗这一现象作为样板,提取与反思政府因应网络犯罪、新型问题的治理经验,居危思危,是本研究更为长远的立意与抱负。
【图文】:

公安,总数,内部结构,趋势


图1-2邋1981-2015年,全国公安立案总数5逡逑但是在这一总体上升的趋势下面,如果对犯罪的内部结构进行剖析,却可以类型的犯罪并不都是同向同行,而是潮汐涨落,这当中的起伏又不是全无跟随社会经济的演进,不同类型的犯罪呈现出阶段性、时令性变化的特点。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基本

公安,分类统计,情况,社会转型


逦电信诈骗犯罪及其治理研宄逦逡逑着一路增长的态势。从1980年代占比的2%左右,到1993?1995年短暂的3%上下,逡逑再到后来的十年里保持了大约4%。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看,这样的攀爬速度其实逡逑并不多么奇怪。但是从2008年开始,,情况开始出现异样,从占全部发案不到5%的逡逑27万余件,只用了邋7年时间冲到占15%的104万件,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至少上升逡逑一个点,而在2014、2015年,年增幅逼近3%。诈骗如同脱缰野马,大有一发不可收逡逑拾的态势。逡逑理杀人■伤害■抢劫R强奸a拐卖妇女儿童S盗窃■诈骗8其他犯罪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朝平;;“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的发展变化及其防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刘骥;熊彩;;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J];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06期

3 朱春奎;毛万磊;;议事协调机构、部际联席会议和部门协议:中国政府部门横向协调机制研究[J];行政论坛;2015年06期

4 车浩;;刑事立法的法教义学反思——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分析[J];法学;2015年10期

5 刘磊;;街头政治的形成:城管执法困境之分析[J];法学家;2015年04期

6 吕德文;;警察“趋利执法”是如何发生的[J];南风窗;2015年06期

7 蔡岚;;协同治理:复杂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8 陈柏峰;;城镇规划区违建执法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能力的视角[J];法学研究;2015年01期

9 周雪光;;行政发包制与帝国逻辑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读后感[J];社会;2014年06期

10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阮齐林;;以短信数量定罪将遏制电信诈骗[N];光明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2674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674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