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内涵与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21-06-22 13:11
  关于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内涵把握,应从法律义务视角进行审视,肇事人员交通肇事后有救助被害人与保护现场、保护公共安全两项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逃逸行为时,要把握其发生的特定时机。逃逸行为具有未遂和中止形态,对于逃逸行为与自首行为应当分别评价。对于逃逸的定罪量刑情节以及与其他定罪情节的关系,应结合导致交通肇事的具体原因来判别逃逸行为是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节或量刑情节。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逃逸行为纳入交通肇事罪之必要性
二、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内涵
    (一)逃避法律追究说[2]
    (二)逃避救助被害人说[3]
    (三)逃避法律追究或者救助被害人说
    (四)逃避法律追究与逃避救助被害人说[4]
三、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
    (一)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时机
        1.司法解释对时机的统概规定
        2.现场逃跑观点的缺陷
        3.法律责任承担完毕观点的泛化
    (二)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停止形态
    (三)交通肇事罪逃逸与自首的关系
    (四)逃逸行为的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
    (五)逃逸情节与其他定罪情节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交通肇事逃逸重复评价的禁止[J]. 杜宪苗.  中国检察官. 2012(14)
[2]交通肇事“逃逸”的规范目的与内涵[J]. 姚诗.  中国法学. 2010(03)
[3]论交通肇事罪的自首[J]. 张明楷.  清华法学. 2010(03)
[4]交通肇事逃逸及其认定[J]. 汤三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5]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作为性质[J]. 刘淑莲.  法学杂志. 2005(02)
[6]交通肇事罪中四种“逃逸”行为之认定[J]. 喻贵英.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1)
[7]交通肇事逃逸情节的定罪、量刑功能[J]. 石晓芳,许道敏.  人民检察. 2003(04)



本文编号:3242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242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