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减刑条件中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
发布时间:2021-07-20 21:51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是我国刑法减刑条件之一,其作为减刑条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前我国减刑条件中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在立法方面,目前刑法第78条的整体结构不利于减刑的精细化操作,且其中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规定不合理。本文认为,立法应该优化刑法第78条的结构同时规定“立功表现”的具体情形。此外,应将“发明创造”分“成绩突出”“重大”两个层次分别作为“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形。在司法解释方面,目前司法解释对“发明创造”“技术革新”规定不合理。本文认为,司法解释应该分别规定立法中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对“发明创造”可以规定为“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或者为主完成并获得了相关专利证书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对“技术革新”可以根据减刑制度的理念在相关部门法规定的法益范围内进行新的定义。在司法认定方面,目前司法认定对“发明创造,技术革新”认定规则不一,操作不一。本文认为,司法认定应该明确对“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渐进性的认定规则,建立鉴定制度并根据“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类型和罪犯的定罪属性明确所需的证明材料。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第一章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地位与意义
第一节 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一、减刑的概念
二、减刑的条件
第二节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规定及理解
一、“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规定
二、“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理解
第三节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意义
一、“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理论意义
二、“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立法与司法解释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存在的问题
二、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规则不完善
二、缺少鉴定制度
三、证明材料规定模糊
第三章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完善
第一节 立法与司法解释方面的完善
一、立法的完善
二、司法解释的完善
第二节 司法认定方面的完善
一、完善认定规则
二、设置鉴定制度
三、明确证明材料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吕尚的法理学——兼及中国功利主义法学的起源[J]. 喻中. 法学杂志. 2018(09)
[2]功利与自由:密尔道德权利理论的旨趣依归[J]. 符海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预防性刑法观及其教义学思考[J]. 高铭暄,孙道萃. 中国法学. 2018(01)
[4]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刑罚观的主旨及启示[J]. 吴真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5]服刑人员发明创造减刑之“实践乱象”及其法律对策[J]. 姜瀛. 行政与法. 2016(04)
[6]论立功制度的本质——功利主义说之提倡[J]. 蒋成连.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7]我国减刑假释程序公开的观察与反思[J]. 高一飞,张绍松. 时代法学. 2015(05)
[8]浅谈我国的立功制度——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视角[J]. 卢怡.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9]我国立功减刑制度中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的认定研究[J]. 赵蓉,吴思思. 知识产权. 2014(12)
[10]从减刑活动的性质看减刑审理的诉讼化运作[J]. 彭海滨.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减刑假释实施程序研究[D]. 孙琳.西南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立功减刑制度研究[D]. 邓灵.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现状考察与完善方案[D]. 钱真.西北政法大学 2018
[3]论监狱刑罚执行—减刑假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 刘海力.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减刑适用中几个实践问题的探讨[D]. 潘存斌.内蒙古大学 2010
[5]中国减刑制度研究[D]. 范真.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366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第一章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地位与意义
第一节 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一、减刑的概念
二、减刑的条件
第二节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规定及理解
一、“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规定
二、“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在减刑条件中的理解
第三节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意义
一、“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理论意义
二、“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立法与司法解释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存在的问题
二、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规则不完善
二、缺少鉴定制度
三、证明材料规定模糊
第三章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予以减刑的完善
第一节 立法与司法解释方面的完善
一、立法的完善
二、司法解释的完善
第二节 司法认定方面的完善
一、完善认定规则
二、设置鉴定制度
三、明确证明材料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吕尚的法理学——兼及中国功利主义法学的起源[J]. 喻中. 法学杂志. 2018(09)
[2]功利与自由:密尔道德权利理论的旨趣依归[J]. 符海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预防性刑法观及其教义学思考[J]. 高铭暄,孙道萃. 中国法学. 2018(01)
[4]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刑罚观的主旨及启示[J]. 吴真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5]服刑人员发明创造减刑之“实践乱象”及其法律对策[J]. 姜瀛. 行政与法. 2016(04)
[6]论立功制度的本质——功利主义说之提倡[J]. 蒋成连.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7]我国减刑假释程序公开的观察与反思[J]. 高一飞,张绍松. 时代法学. 2015(05)
[8]浅谈我国的立功制度——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视角[J]. 卢怡.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9]我国立功减刑制度中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的认定研究[J]. 赵蓉,吴思思. 知识产权. 2014(12)
[10]从减刑活动的性质看减刑审理的诉讼化运作[J]. 彭海滨.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减刑假释实施程序研究[D]. 孙琳.西南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立功减刑制度研究[D]. 邓灵.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现状考察与完善方案[D]. 钱真.西北政法大学 2018
[3]论监狱刑罚执行—减刑假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 刘海力.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减刑适用中几个实践问题的探讨[D]. 潘存斌.内蒙古大学 2010
[5]中国减刑制度研究[D]. 范真.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3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29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