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体系的多维建构
发布时间:2022-10-23 20:08
毒品滥用行为的网络化为其防控带来了新的命题,传统的防控体系愈发难以适应网络空间的特性,亟需根据空间要素、主体要素、对象要素的新变化构建科学的网络防控体系。在模式维度,应推动刑事政策由"重刑治毒"转向"打早打小",推动法律体系分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实现网络化。在主体维度,应肯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独立地位,使其与毒品滥用者、毒品贩卖者、主管部门在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中产生有效互动。在客体维度,应当构建毒品与毒品信息并行的二元对象模式,并且推动对象防控的信息化。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涉网毒品滥用行为的发展及其防控命题
二、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体系的基础问题
(一)网络空间与防控体系的独立性
(二)网络防控体系的关键要素
三、模式之维:政策立法的整体转向
(一)早期化:刑事政策的转向
(二)网络化:法律体系的转向
四、主体之维:从三方主体到四方主体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地位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三方主体的联动
五、客体之维:从一元对象到二元对象
(一)毒品信息的地位演变
(二)毒品信息的对象化
(三)毒品防控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检讨与修正[J]. 曾粤兴,孙本雄. 法治研究. 2019(02)
[2]我国禁毒刑事政策调整依据与路径探讨[J]. 任娇娇. 政法论丛. 2018(03)
[3]“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J]. 于志刚. 浙江社会科学. 2017(10)
[4]我国网络毒品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J]. 王天. 人民检察. 2017(17)
[5]“互联网+”时代网络吸毒防控研究[J]. 张璇,梁春香.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6(04)
[6]网络内容管理义务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J]. 涂龙科. 法学评论. 2016(03)
[7]“厉行禁毒”刑事政策下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废止[J]. 莫洪宪,薛文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8]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之法社会学思考[J]. 何荣功. 法商研究. 2015(05)
[9]互联网技战法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的运用——以手机软件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为例[J]. 李云鹏.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5(04)
[10]网络背景下的毒品犯罪新动向及其规制[J]. 宋鹏.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697043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涉网毒品滥用行为的发展及其防控命题
二、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体系的基础问题
(一)网络空间与防控体系的独立性
(二)网络防控体系的关键要素
三、模式之维:政策立法的整体转向
(一)早期化:刑事政策的转向
(二)网络化:法律体系的转向
四、主体之维:从三方主体到四方主体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地位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三方主体的联动
五、客体之维:从一元对象到二元对象
(一)毒品信息的地位演变
(二)毒品信息的对象化
(三)毒品防控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检讨与修正[J]. 曾粤兴,孙本雄. 法治研究. 2019(02)
[2]我国禁毒刑事政策调整依据与路径探讨[J]. 任娇娇. 政法论丛. 2018(03)
[3]“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J]. 于志刚. 浙江社会科学. 2017(10)
[4]我国网络毒品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J]. 王天. 人民检察. 2017(17)
[5]“互联网+”时代网络吸毒防控研究[J]. 张璇,梁春香.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6(04)
[6]网络内容管理义务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J]. 涂龙科. 法学评论. 2016(03)
[7]“厉行禁毒”刑事政策下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废止[J]. 莫洪宪,薛文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8]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之法社会学思考[J]. 何荣功. 法商研究. 2015(05)
[9]互联网技战法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的运用——以手机软件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为例[J]. 李云鹏.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5(04)
[10]网络背景下的毒品犯罪新动向及其规制[J]. 宋鹏.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本文编号:3697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9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