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为不可重复评价

发布时间:2017-07-06 03:18

  本文关键词: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为不可重复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肇事罪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逃逸


【摘要】:在交通肇事案件审理中,许多法院均直接以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交通肇事罪责任划分的依据,并以此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的重要依据之一。实际上上述做法已经违背了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的法理依据,交通警察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的认定仅仅是一种行政行为,其法律依据及内在逻辑均与司法过程不同。另外,在交通肇事罪系列案件的审理中,也出现了因直接采用交通警察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分责依据而导致对事故中行为人的逃逸行为重复评价的现象。本文旨在厘清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行政执法行为与司法机关司法行为的不同,进而破除导致交通肇事案件中行为人合法权益被损害的基础。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逃逸
【分类号】:D922.14;D924.3
【正文快照】: 一、案情简介案例一:被告人某甲于2015年7月某日驾驶其XXXXX号小型普通客车,搭载同行两人从某乡往该县城方向行驶。在行驶至高速公路XXXXkm+800m处时,在进入县城高速路收费站匝道的减速车道时将穿越高速公路匝道的行人某乙撞倒,造成某乙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某甲为逃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厚勇;论逃逸行为及逃逸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性质——兼议刑法第133条的修正[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刘海春;陶涛;;指使肇事者逃逸行为的刑法学浅析[J];行政与法;2007年11期

3 何霞;;关于交通肇事罪的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4 于力;;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行为的性质认定[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2年02期

5 刘杰,李玫瑾;杀伤犯罪逃逸心理及行为规律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贾尚磊;;浅析交通肇事案件中的逃逸行为[J];商品与质量;2012年S1期

7 王华伟;;以“借用”为名取财后逃逸行为之定性研究[J];天津法学;2014年01期

8 侯敏;;刍议交通肇事之逃逸行为[J];经营管理者;2012年05期

9 程和友;浅析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犯罪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程和友;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犯罪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庆廷邋徐艳;被害人有过错但被告人事后逃逸如何处理[N];检察日报;2008年

2 刘晓辉;交通肇事罪中“逃逸”应理解为“逃避救治伤者”[N];检察日报;2005年

3 高志雄;从“推定全责”到“推定有罪”[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石家庄市裕华区检察院 李保民;事故逃逸方必负主要责任吗?[N];河北农民报;2012年

5 吴亮亮;离开现场待处理 是否肇事后逃逸[N];法治快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明阳;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王华;存在逃逸情形的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汪鸿哲;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D];苏州大学;2016年

4 邹锷;论交通肇事罪之“逃逸”[D];苏州大学;2016年

5 雷牧戈;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相关问题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璋璀;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王黎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8 曹建军;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刑事立法完善[D];四川大学;2006年

9 顾凌燕;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曾志辉;风险社会背景下交通犯罪的立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4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524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