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试验研究
【摘要】:纯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较差,而机制砂和天然细河砂复合配置是改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一种普遍方法。文章通过机制砂混凝土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法配合比试验,研究了机制砂掺量、砂率、石粉掺量和水灰比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工作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制砂掺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拌合物工作性影响显著,仅次于水灰比;以机制砂替代部分天然河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机制砂掺量在33%~50%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较为理想,掺量超过80%以后,强度将低于纯天然砂混凝土;随着机制砂掺量的增大,拌合物工作性逐渐变差;石粉等量替代水泥在20%以内对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而对工作性的影响显著;石粉的掺入明显增大了减水剂的用量;C35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组合是水灰比为0.45、机制砂掺量为50%、石粉含量为10%、砂率为41%、减水剂为1.5%。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机制砂 强度 工作性 正交试验 配合比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JA12234) 福建工程学院科研项目(GY-213023)
【分类号】:TU528.56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随着天然河砂资源的枯竭,对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越来越多。由于机制砂的表面形状、级配、吸水率、石粉含量等的影响,使得纯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与天然河砂混凝土有明显差异。与纯天然砂混凝土相比较,机制砂表面粗糙,有尖锐棱角,相对运动时的摩阻力大,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北星;周明凯;蔡基伟;王稷良;;机制砂中石粉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08年07期
2 何盛东;刘立新;王华;王瑞利;;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0年10期
3 李北星;周明凯;田建平;胡晓曼;;石粉与粉煤灰对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4期
4 王黎怡;许利惟;;机制砂和天然细砂复合配置混凝土的强度性能[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陈绪坤;尹明;陶津;;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闫忠明;;碳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辉;;某立交桥混凝土连续梁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李凤兰;孙秋彦;朱倩;;卵石破碎原状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8期
3 梁静;孟志良;孙建恒;郝会娟;;采用正交试验配制C30芯柱自密实混凝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肖芳;余江滔;陆洲导;;混凝土芯样的多次横向劈拉法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3期
5 李北星;周明凯;;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作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J];公路;2007年12期
6 郜进良;余川;李固华;;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7 支鹏飞;马蔚;;回弹法推断混凝土强度探讨[J];甘肃科技;2010年21期
8 张新;谭雪霏;金志杰;;石粉-粉煤灰复掺改性混凝土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年03期
9 何盛东;刘立新;王俊;王荔荔;;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陈钢;;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修正的必要性分析[J];广州建筑;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宁;徐辉东;储洪强;王敏建;蒋林华;;冻结深井用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试验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2 杨根宏;陈爱芝;梁伟;;石粉在不同强度等级预拌混凝土中应用探讨[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亮;基于Maxwell方程正反演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雨利;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严驰;纯碱渣强度形成机理与综合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龚灵力;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混凝土多场耦合时变性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荣荣;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退浆废水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丽;橡胶集料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薛忠泉;橡胶集料的掺量和级配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黄雄立;冰灾对湖南高速公路路面性能的影响及灾后养护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海清;基于正交试验的连续刚构桥主梁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秋彦;卵石破碎原状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限值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7 朱倩;岩石破碎原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8 范晴;云南部分地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朝阳;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与冲击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10 黄润;埋入混凝土中压电陶瓷换能器声辐射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世汉;张杰;唐儆泽;许碧莞;;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及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J];港工技术;2007年03期
2 易文;马健霄;聂忆华;;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3期
3 李翠玲,路新瀛,张海霞;确定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扩散系数的快速试验方法[J];工业建筑;1998年06期
4 肖保怀,姜涵,宋留强;机制砂及矿渣微粉配制C50~C80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混凝土;2002年06期
5 易成,谢和平,孙华飞,高伟;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混凝土;2003年02期
6 李霞,秦学政,张彩霞,胡海洋,任立斌,吴洪业;机制砂和细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04年12期
7 陈剑雄,石宁,张旭;高掺量复合矿物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2005年01期
8 何盛东;刘立新;王华;王瑞利;;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0年10期
9 张剑波,杨长辉,胡善铨,郭宝强,孟昭富,邸春福;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李兴贵;高石粉含量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普新;陈四来;;机制砂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年05期
2 余崇俊;吴大鸿;梅世龙;;机制砂高标号混凝土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3 刘文胜;康杰;王存杰;张磊;;机制砂在混凝土中配制及技术应用[J];山东建材;2008年06期
4 刘宏;;机制砂拌制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8年05期
5 刘文萍;;机制砂的浅析与质量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6 糜炎;胡超;艾长发;;高速公路机制砂生产工艺与性质分析[J];西南公路;2010年02期
7 胡超;屠凌波;糜炎;艾长发;;纳黔高速公路机制砂生产工艺与性质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24期
8 方锐;陈卫兵;张秀薇;;重庆地区机制砂的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9 游秋波;;干法生产加工机制砂关键技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5期
10 高伟;;机制砂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明;韦庆东;兰明章;;国内外机制砂和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现状及发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勇军;;浅述机制砂的使用特性[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颜海荣;毛迪辉;朱家瑜;;宏业采石厂生产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家全;白延平;金超;;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林;任启欣;蒋正武;张长贵;;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韦庆东;冷发光;周永祥;田冠飞;王子明;;国内外机制砂和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应用现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正武;任启欣;吴建林;张长贵;;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相关问题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军旺;;水泥砼中机制砂的应用与质量控制[A];2014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胜;周以林;;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设计方法[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孟刚;吴超;张凯峰;冯涛涛;欧阳孟学;王晓峰;;西北地区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A];中国砂石协会2013年会第二届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tD;宁波加快发展机制砂[N];宁波日报;2011年
2 袁竟;浙江 宁波加快发展机制砂[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王子明 韦庆东 兰明章;机制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作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卜祥;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12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带来生态环保[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6 郑河;鹏胜治理废矿山赚大钱[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见习记者 黄合 记者 龚哲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废止《宁波市砂石灰市场管理规定》[N];宁波日报;2011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应用的全国典范[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9 高海龙;忻阜科技示范工程主打“节约”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远方;党员先进性在工地闪光[N];中华建筑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雨利;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符发;高性能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郑涛;机制砂在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李婷婷;机制砂在吉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范晴;云南部分地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余川;机制砂在巴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朱倩;岩石破碎原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7 刘秀美;机制砂作混凝土细骨料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8 孙永涛;机制砂及其混凝土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田建平;高强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颜从进;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7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0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