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土接触面三轴模拟试验设备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桩土接触面三轴模拟试验设备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开挖卸荷 桩土接触面 三轴试验仪 模型试验 应力状态
【摘要】:针对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桩基承载力损失和引起桩身拉力作用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研制了一套可控制复杂应力状态变化的桩土接触面三轴模拟试验仪.该试验仪采用三轴围压室的气压加载控制接触面法向应力,利用围压室顶部的双套活塞实现对顺接触面向土体应力状态和桩土接触面剪切加载的分别控制,通过设置土样上下表面孔压来控制接触面的渗流状态和有效应力变化.其测试系统可对接触面总摩擦阻力、桩土相对位移和土样分层变形进行量测,实现对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桩土接触面相互作用特性的研究.通过等向加卸载应力作用下的接触面试验验证了该试验仪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桩土接触面的极限摩擦阻力和摩擦系数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土层的变形也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变大.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开挖卸荷 桩土接触面 三轴试验仪 模型试验 应力状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82,41330633)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3PJD017)资助
【分类号】:TU411
【正文快照】: 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通常在基坑开挖之前完成桩基施工.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体回弹容易导致桩基承载力的损失并引起桩身的拉力作用[1-2].对于坑底桩而言,桩土接触面的受力特性直接影响了桩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受力特性,因此研究土体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桩土接触面特性有助于深入认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军;饶锡保;丁红顺;吴良平;;不同含水率泥皮对接触面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年05期
2 彭凯;朱俊高;冯树荣;蔡昌光;朱晟;;水泥土泥皮下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单剪特性[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3 冯大阔;侯文峻;张建民;;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的直剪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4 张建民;侯文峻;张嘎;冯大阔;;大型三维土与结构接触面试验机的研制与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陈锦剑;王建华;范巍;王卫东;;抗拔桩在大面积深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6 陈锦剑;吴琼;王建华;夏小和;;开挖卸荷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7 王伟;卢廷浩;宰金珉;孙斌祥;;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反向剪切单剪试验[J];岩土力学;2009年05期
8 朱俊高;R.R.Shakir;杨有莲;彭凯;;土-混凝土接触面特性环剪单剪试验比较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3期
9 楼晓明;李德宁;杨敏;杨晶;;土体常规加卸荷对桩基影响模型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10 杨敏;李德宁;楼晓明;;土体三轴加卸荷对桩基影响模型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枫;魏建华;吴超;;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影响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冯大阔;张建民;侯文峻;;三维加载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6期
3 彭凯;朱俊高;伍小玉;张丹;;不同泥皮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胡艳丽;石高泉;;沥青涂层对桩侧摩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5 冯大阔;张建民;侯文峻;;初始静剪应力下土与结构接触面静力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11期
6 常虹;夏军武;孔伟;郑培波;唐晓祥;;土-水工结构界面剪切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工业建筑;2013年06期
7 李立云;张盛夏;王晓琼;;悬吊环式土-结构动态接触试验装置系统的研制及验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8 刘涛;彭华中;王勇;王艳丽;;桩-土接触面静动力特性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12期
9 郝爱玲;查甫生;林志月;崔可锐;;深开挖卸载条件下坑底群桩受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4年04期
10 曹兆虎;孔纲强;周航;孙学谨;;基于透明土材料的异形桩拔桩过程对比模型试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伟;卢廷浩;王旭东;;土与水工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陈晓东;毕祥军;季顺迎;;颗粒物质由层流向紊流转变的环剪试验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荣军;土体开挖引起的邻近受荷桩基附加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立秋;爆炸荷载下城市浅埋隧道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刁钰;超深开挖对坑底抗压桩竖向承载力及沉降特性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张立明;考虑深开挖影响的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侯文峻;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静动力变形规律与本构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邹力;后注浆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罗耀武;大面积深开挖对抗拔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缪海波;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钟世英;模拟月壤力学特性及软着陆足垫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张祺;直剪颗粒固体力学响应及其声波探测[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宏剑;预应力管桩抗拔承载性状研究和应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董景刚;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琼;侧向堆载作用下竖向受荷桩的受力性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彦丽;泥皮对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阮孝政;嵌岩桩与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立祥;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及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黄霖;泥浆护壁大直径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盛夏;悬吊环式土—结构动态接触试验系统研发[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李博;西藏邦铺矿区高原特殊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大型直剪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王苑;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工作性状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军;饶锡保;龚壁卫;丁红顺;;砂砾石与沥青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2期
2 严秋荣;邓卫东;;红层软岩土石混合料的长期蠕变性能模拟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晓斌;张家生;唐孟雄;张继勋;;大型三轴流变试验轴压及围压装置与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彭凯;朱俊高;伍小玉;张丹;;不同泥皮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陈孝贤;;深基坑开挖坑底土体隆起对工程桩影响的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6年03期
6 徐情根;徐醒华;梁朝晖;金永革;陈牛林;;深基坑开挖对坑底桩基的影响[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年01期
7 王卫东;翁其平;吴江斌;;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超深抗拔桩的设计与分析[J];建筑结构;2007年05期
8 王卫东;吴江斌;;深开挖条件下抗拔桩分析与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5期
9 徐泳,孙其诚,张凌,黄文彬;颗粒离散元法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3年02期
10 范巍;王建华;陈锦剑;;连续墙与土体接触特性对深基坑变形分析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锋;桩基负摩阻力的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范巍;大面积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基受力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薪柳;姜忻良;;结构-桩-土振动台试验桩土地震反应规律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S1期
2 王腾,董胜,李华军;考虑桩土作用独桩海洋平台横向振动特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淼;佴磊;;大型灌注桩桩土接触面法向作用力时空分布规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4期
4 胡昌斌;张涛;;考虑桩土耦合作用时桩基扭转振动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03期
5 胡昌斌,王奎华,谢康和;考虑桩土耦合作用时弹性支承桩纵向振动特性分析及应用[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6 金伟良,宋志刚;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J];海洋工程;2003年01期
7 张育乐;黄志文;;有限元法和M法在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比较与探讨[J];江西水利科技;2009年03期
8 高子坤;施建勇;;岩土抗拉模量值修正与桩土作用理论解答研究[J];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9 蒋建平;敖曼;;基于ABAQUS的桩土作用数值模拟可行性浅析[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胡昌斌,王奎华,谢康和;桩土耦合纵向振动时桩顶频域响应积分变换解及应用[J];科技通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四道;席道瑛;刘孝敏;黄理兴;;考虑了桩土作用后的桩波动方程的理论分析[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2 卢华喜;;三维桩土动力接触模型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3 王松涛;李永梅;张述良;赵均;陈向东;;刚度变异对桩土-杆系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4 吴薪柳;姜忻良;;结构-桩-土振动台试验桩土地震反应规律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5 胡昌斌;;考虑桩土耦合作用的变阻抗桩扭转振动时域特性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杨敏;李琳;;ANSYS二次开发技术在侧向受荷桩土分析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袁小明;李骏;;新型TS300桩土提升机的设计与运用[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七辑)[C];2006年
8 王松涛;李永梅;陈向东;;桩土-杆系结构地震反应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9 孙强;魏青军;王媛媛;冶小平;;软土地基中桩土作用与应力快速迁移机制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丁朝辉;何峥嵘;江欢成;杜刚;;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在厦门当代天境基础中的应用[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运军;7大项目用上 2亿成本省下[N];厦门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昌斌;考虑土竖向波动效应的桩土纵向耦合振动理论[D];浙江大学;2003年
2 吴文兵;基于虚土桩法的桩土纵向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陈文元;考虑桩土水耦合的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育乐;大型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禹荣霞;层状土中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张洪飞;邻近土坡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黄洪超;软土地基中桩土滑移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贾义鹏;桩土接触面切向刚度数据拟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凯;考虑虚土桩扩散角时桩土动静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成雷;液化土层中桩土作用p-y曲线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司文静;界面力学理论在桩基力学行为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9 韩丽娟;被动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被动桩工作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辉;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1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1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