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上车架模态分析的挖掘机驾驶室声振舒适性改进

发布时间:2017-10-13 04:27

  本文关键词:基于上车架模态分析的挖掘机驾驶室声振舒适性改进


  更多相关文章: 振动与波 挖掘机 模态分析 驾驶室 声振舒适性


【摘要】:针对某型号履带式液压挖掘机驾驶室怠速时声振舒适性较差的问题,对其进行测试并分析发动机、驾驶室两级悬置的隔振性能及上车架的振动,确定怠速时上车架受发动机激励产生共振。对上车架结构进行改进,并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预测了改进效果。试制样件后再次测试,发现驾驶室内噪声明显下降,上车架的低频共振基本消除。以怠速时驾驶员右耳耳旁噪声的响度、粗糙度和抖动度为指标,对驾驶室的声振舒适性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上车架改进后的各参数较改进前均有所下降,驾驶室的声振舒适性得到改善。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振动与波 挖掘机 模态分析 驾驶室 声振舒适性
【基金】:济南市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31360005081330)
【分类号】:TU621
【正文快照】: 工程机械的使用日益普遍,对其质量、可靠性、适应能力等性能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同时,在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工程机械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特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借鉴汽车NVH问题中的经典方法[1-2],对工程机械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开展了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孔辉;郭耀华;;液压减振器动力学模型对车辆性能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林逸,马天飞,姚为民,张建伟;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J];汽车工程;2002年03期

3 康润程;叶常景;李青林;;汽车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方法研究[J];汽车科技;2011年03期

4 周贤勇;丁渭平;王昊涵;杨明亮;李允;;基于声振模态分析的车身顶棚声学舒适性改进[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5 李伟锋;朱茂桃;陆峰;陈亚洲;;某SUV轿车副车架模态分析的实例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丽俐;车内声品质主客观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飞,林逸,闵海涛,秦民,张建伟;轻型客车NVH特性的刚弹耦合、声固耦合仿真研究[J];汽车工程;2005年01期

2 汪念平;陈剑;钟秤平;;汽车声品质分析方法与评价流程[J];汽车工程;2007年09期

3 伍兴俊;郭永进;余海东;;车身板件结构对汽车行车舒适性的影响[J];汽车工程;2007年10期

4 胡玉梅;胡冽;王述建;韩鲁强;;考虑车身柔性的发动机悬置参数分析与优化[J];汽车工程;2011年06期

5 曾金玲;宋春丽;雷雨成;李康;;发动机结构噪声的计算机仿真分析[J];汽车技术;2006年07期

6 孔劲松;李国荣;;乘用车动力系统NVH调校试验分析方法应用研究[J];汽车技术;2007年07期

7 马天飞;任春;王登峰;李未;胡杰宏;;乘用车车内降噪的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2011年05期

8 田静;;基于NVH的客车开发构想[J];汽车科技;2012年03期

9 张守元;沈磊;朱建;伏小龙;郁强;;基于FEM的整车NVH特性分析与控制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10年04期

10 范习民;陈剑;宋萍;高煜;;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汽车NVH正向设计流程[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友强;基于机敏约束阻尼的车身结构振动噪声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王楷焱;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隔振特性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闵海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特性仿真与主动控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梁天也;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彤航;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汽车车内噪声识别与控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廖庆斌;车辆的结构—声耦合振动分析及其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姜波;电流变液半主动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高玉华;硬件在环的轿车白车身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严正峰;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荣山;轿车底盘平台开发中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刚;重型商用车车内噪声的声源识别与响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董俊超;轿车转向系统抖振分析和结构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向刚;汽车关门声品质评价与声振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窦静之;基于车身薄壁件的约束阻尼结构振动声学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杜鹏;基于有限元和实际道路测试的客车振动与结构修改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简坚得;SUV车身结构噪声特性分析与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斌;基于模态的白车身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吴迪清;面向减振的叉车车架动力性能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蒋小波;无网格法在汽车车内噪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10 安木金;车辆多相关子系统激励下响应的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军,靳晓雄,余卓平,周捫;轿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02年01期

2 陈剑;杨雯;李伟毅;;汽车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方法探究[J];汽车工程;2009年04期

3 宋海生;史文库;郭福祥;沈志宏;方德广;;基于车地板振动控制的副车架分析与优化[J];汽车工程;2010年07期

4 刘宗巍;王登峰;梁杰;;车内噪声质量的主观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与发展[J];汽车技术;2006年07期

5 王云;周捫;陈栋华;;基于有限元及试验技术的轿车副车架模态特性分析[J];轻型汽车技术;2006年07期

6 张桂明;欧宝汽车技术中心在NVH领域的试验研究技术[J];上海汽车;1998年05期

7 毛东兴;王勇;姜在秀;;车内噪声品质低沉度参量的数学模型(英文)[J];声学技术;2006年06期

8 闫靓;陈克安;;低频噪声声品质评价实验研究(英文)[J];声学技术;2006年06期

9 毛东兴;;声品质研究与应用进展[J];声学技术;2007年01期

10 孔传旭;李基芳;何伟举;;主观评价声品质参数的计算[J];汽车工程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学广;车内低频噪声多次级声源有源消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梁杰;基于双耳听觉模型的车内声品质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宗巍;车内噪声声品质建模分析与自适应主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汽车声品质评价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世东;轿车车门关闭声的声品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慧慧;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车内声品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2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22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