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砾石颗粒形状对砂砾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9:40

  本文关键词:砾石颗粒形状对砂砾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力学 砂砾土 颗粒形状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砾石含量阀值


【摘要】:有效围压、固结比、含砾量和颗粒破碎对砂砾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影响的规律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有关颗粒形状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利用英国GDS公司的扭剪仪,对级配相同的圆砾砂砾土和角砾砂砾土进行动三轴对比试验,研究相对密度为45%,不同围压下颗粒形状对砂砾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发现:有效围压大于300 k Pa或剪应变幅值大于7×10-4时,圆砾砂砾土比角砾砂砾土具有更大的动剪切模量;对于最大动剪切模量,圆砾砂砾土和角砾砂砾土均存在砾石(粒径大于5 mm)含量P5的一个阀值P5cr,且角砾砂砾土的砾石含量阀值P5cr较圆砾砂砾土的大,当P5为阀值P5cr时,砂砾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达到极大值;剪应变幅值大于2×10-4时,角砾砂砾土的阻尼比比圆砾砂砾土的大。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防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土力学 砂砾土 颗粒形状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砾石含量阀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225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6002 010 15)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1_0345)
【分类号】:TU411.8
【正文快照】: 1引言天然沉积砂砾土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地层简表记载[1],我国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砂砾层分布。天然沉积砂砾土具有承载力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高、渗透性大、排水性能好等特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量使用砂砾土作为路堤填料;土石坝工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爱萍,耿晔,金锦,乔瑞社,郝鸳;张峰水库堆石坝料的动力特性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刘东;谢婷蜓;马刚;常晓林;;颗粒形状对堆石体真三轴数值试验力学特性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9期

3 孙田;陈国兴;周恩全;李小军;;深层海床粉质黏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4 王汝恒;贾彬;邓安福;王皆伟;;砂卵石土动力特性的动三轴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5 凌华;傅华;蔡正银;米占宽;朱峰;;坝料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6 常晓林;马刚;周伟;周创兵;;颗粒形状及粒间摩擦角对堆石体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7 刘汉龙;杨贵;陈育民;;筑坝反滤料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7期

8 潘华;陈国兴;;动态围压下空心圆柱扭剪仪模拟主应力轴旋转应力路径能力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忠;王汝恒;刘汉峰;郭文;初文荣;;围压和固结应力比对砂卵石土动力特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张誉;孙方;贾彬;王汝恒;;砂卵石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弹性模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3 孔祥臣;王加龙;刘晓佳;;土石混合料振动击实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4 王洪江;吴爱祥;张杰;刘明德;;矿岩均质体各向异性渗流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王飞;;山渣料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6 朱伟兵;;建筑地基中粗粒土的压实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3期

7 何建平;彭兴芝;祖烨;吴怀忠;;砂卵石土动、静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8期

8 陈志波;朱俊高;刘汉龙;;土石坝应力路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2期

9 吉锋;石豫川;;某水电站坝肩堆积体力学参数及滑动边界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期

10 何兆益,赵川,朱洪洲,陈松敏,林新东;万州五桥机场高填方碾压施工控制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会中;郝文忠;向家菠;翁金望;王团乐;刘振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勘探取样与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友宁;杨敏;张江华;陈华清;裴来政;;影响小秦岭金矿区矿山泥石流形成的物源特征分析[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曹运江;黄润秋;冯涛;巨能攀;谭金花;杨绪波;涂国祥;;某机场高填方体地基混合土压缩变形参数量化剖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阿颖;刘江;胡明鉴;刘昌国;;岩堆体不同粗粒含量直剪强度特性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雷;李小双;龚丽;王孟来;字佳林;;晋宁磷矿6~#坑东采区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6 李黎;王腾飞;程志远;胡海;;堆石体侧限压缩试验的三维颗粒流细观模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7 杜俊;侯克鹏;梁维;彭国诚;;粗粒土压实特性及颗粒破碎分形特征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8 石振明;刘思言;彭铭;;堰塞坝坝体材料渗流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9 刘军;;耿马县另仂水库大坝填筑料渗透系数的检测方法与实践[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晓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光进;超高台阶排土场散体介质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施维成;粗粒土真三轴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8年

6 贾革续;粗粒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阎宗岭;堆石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刘小文;超高填方及其上部建筑物基础变形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孙业志;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与分形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丁秀美;西南地区复杂环境下典型堆积(填)体斜坡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禹;改良风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袁铁柱;粗粒土的静力特性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俊;云南某露天矿山散体物料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翟文龙;细粒尾矿高堆坝抗震液化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刚;粗粒土干燥状态下压实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6 胡奇凡;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改良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瑞;注浆技术在砂砾石地层定(导)向钻进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刘英杰;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西段变质软岩填料大型三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邓乘;超大粒径碎石填筑体压实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魏志华;周期性大变幅水位下港区高填方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龙根;吴晓峰;;低幅应变条件下砂土动力特性的研究[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8年01期

2 陈国兴,谢君斐,张克绪;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经验估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1期

3 吕悦军,唐荣余,沙海军;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顾小芸;海洋工程地质的回顾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5 郑继民;中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4年01期

6 牛作民;渤海湾海相淤泥土工程物理性质的初步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6年03期

7 肖智旺;闫澍旺;刘润;;海洋地基土的随机场特性[J];海洋技术;2005年04期

8 郦能惠,朱铁,米占宽;小浪底坝过渡料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及缩尺效应[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2期

9 孙静,袁晓铭;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研究述评[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1期

10 孔宪京,娄树莲,邹德高,贾革续,韩国城;筑坝堆石料的等效动剪切模量与等效阻尼比[J];水利学报;200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革续;粗粒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兴;王炳辉;孙田;;饱和南京细砂动剪切模量特性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2 袁灿勤;;现场波速试验地基土的动剪切模量[J];江苏地质;1991年01期

3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胡庆兴;;南京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4 陈国兴;王炳辉;刘建达;;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5 孙锐;陈红娟;袁晓铭;;土的非线性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不确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6 孙静;袁晓铭;孙锐;;固结比对土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7 李永强;景立平;梁海安;任长青;;土体动剪切模量测定及非线性拟合方法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8 张向东;冯胜洋;张建俊;;辽西风积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J];力学与实践;2011年01期

9 战吉艳;陈国兴;杨伟林;胡庆兴;;苏州第四纪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0 杨传成;王冬雷;;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娟;孙锐;袁晓铭;郭恩;;不同概率水准下粘土动剪切模量比对地震动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杨传成;王冬雷;;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孙静;袁晓铭;陶夏新;;室内和现场测试最大动剪切模量差别的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4 蔡辉腾;;结构性软土动剪切模量试验对比研究[A];2012年海峡两岸破坏科学/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孙田;陈国兴;周恩全;李小军;;深层海床粉质黏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6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王炳辉;胡庆兴;;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孔宪京;韩国城;;微小应变测试技术及堆石坝坝料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A];土石坝与岩土力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国兴;刘雪珠;朱定华;王炳辉;胡庆兴;;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志兵;谭慧明;陈佳;;不同试验最大动剪切模量对场地地震反应影响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张国栋;金星;李勇;;垃圾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静;岩土动剪切模量阻尼试验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志杰;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绍鹏;土体动弹性模量与动剪切模量关系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红娟;土动力非线性的变异性及其对地震动影响的概率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王志佳;土及岩石动力学参数的统计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陶瑛;双层土振动频率与密实度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小玲;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密实粉煤灰动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8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38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