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住宅小区儿童活动空间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住宅小区儿童活动空间研究
【摘要】:目前很多大型城市,面临着用地紧张,水资源不足,城市洪涝等问题。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是解决城市洪涝、地下水匮乏又满足环境景观需求的主要方式,住宅小区是雨水利用最主要的场地,儿童又是住宅小区户外主要的适用人群,如何解决在现有的绿地面积基础上,更有效的、更多的回收利用雨水资源,同时不降低住宅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和设施的质量,对住宅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现有北京市住宅小区基于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条问题:(1)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功能性缺失;(2)雨水利用场地和设施缺乏管理性;(3)儿童活动空间缺少多样性;(4)儿童活动与雨水利用互动性不足。通过文献和实例研究,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1)完善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功能性;(2)增强雨水利用场地和设施的管理性;(3)丰富针对儿童行为心理的活动多样性;(4)增加雨水利用与儿童活动的互动性。结合分析而得出的有效改造策略,笔者对北京市上地佳园小区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进行了儿童活动空间的改造设计。根据现有场地状况和使用者的需求选取了三个场地进行改造。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能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雨水利用 儿童活动空间 住宅小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TV21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第一章 绪论16-30
- 1.1 研究背景16-17
- 1.2 目的和意义17-1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8-20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0-27
- 1.4 研究方法27-29
- 1.4.1 调查问卷27-28
- 1.4.2 访谈调查28
- 1.4.3 实地调查28-29
- 1.4.4 文献法29
- 1.5 技术路线29-30
- 第二章 理论研究30-57
- 2.1 相关概念研究30-48
- 2.1.1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30
- 2.1.2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类型30-42
- 2.1.3 住宅小区儿童活动空间42
- 2.1.4 住宅小区儿童活动空间类型42-48
- 2.2 经典案例分析48-56
- 2.2.1 德国康斯伯格生态住区48-53
- 2.2.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住宅53-56
- 2.3 本章小结56-57
- 第三章 基于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住宅小区儿童活动空间调查与分析57-65
- 3.1 调查与现状分析57-61
- 3.1.1 下凹式绿地现状58
- 3.1.2 透水材料现状58-59
- 3.1.3 景观储水设施现状59
- 3.1.4 雨水传输设施现状59-60
- 3.1.5 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现状60-61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61-64
- 3.2.1 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功能性缺失61-62
- 3.2.2 雨水利用场地和设施缺乏管理性62
- 3.2.3 儿童活动空间缺少多样性62
- 3.2.4 儿童活动与雨水利用互动性不足62-64
- 3.3 本章小结64-65
- 第四章 基于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住宅小区儿童活动空间改造策略65-74
- 4.1 完善雨水利用景观化途径的功能性65-68
- 4.2 增强雨水利用场地和设施的管理性68
- 4.3 丰富针对儿童行为心理的活动多样性68-71
- 4.4 增加雨水利用与儿童活动的互动性71-72
- 4.5 本章小结72-74
- 第五章 北京上地佳园小区改造设计74-93
- 5.1 设计理念74-75
- 5.2 场地现状分析75-82
- 5.2.1 小区基本情况75-78
- 5.2.2 天地下沉广场78-79
- 5.2.3 中心草坪79-80
- 5.2.4 休闲小广场80-81
- 5.2.5 儿童活动场81-82
- 5.3 改造设计分析82-92
- 5.3.1 天地下沉广场改造设计82-85
- 5.3.2 中心草坪改造设计85-89
- 5.3.3 休闲小广场改造设计89-92
- 5.4 本章小结92-93
- 第六章 结论93-94
- 参考文献94-98
- 附录A 儿童调查问卷98-102
- 附录B 家中有儿童的成人调查问卷102-107
- 致谢107-108
- 详细摘要108-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磊;雨水利用在日本[J];水利天地;2001年08期
2 刘青勇,顾建金;“国内外雨水利用新技术”培训班在济举行[J];山东水利;2004年07期
3 张军锋,何俊仕;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Z1期
4 丁跃元;张书函;陈建刚;;北京城区雨水利用的回顾与现状[J];住宅产业;2005年01期
5 杨华安;;雨水利用是个宝[J];四川气象;2006年01期
6 刘军;;石家庄市城区雨水利用的主要措施[J];中国水利;2006年15期
7 范炳均;刘光永;;上海某培训中心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体会[J];给水排水;2006年09期
8 张强;鲍万民;王继华;李勇;;淄博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探讨[J];城乡建设;2006年10期
9 仰玉珍;;北京市雨水利用的总体思路和应对策略[J];市政技术;2006年06期
10 顾正斌;侯毅凯;王慧勇;;邯郸市城区雨水利用途径探索[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青;;适合广西的雨水利用途径探讨[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建恩;牛文权;冯浩;吴普特;;雨水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张军锋;何俊仕;;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对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金立华;王登礼;祝辉;孙荣花;;雨水利用应在城市中大力推广[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乔晓罡;李文静;;从一些国家雨水利用情况谈我国的雨水利用[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元红;金彦兆;;未来甘肃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与保障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薛选世;;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李向宇;贾艾晨;曹文强;;大连市雨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9 张金鹏;李晴;;浅析北京地区园林绿地的雨水利用[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10 尹建坤;耿炜;靳睿杰;曹立强;穆岩;董钰;;石家庄市雨水利用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毅;雨水利用将进入新阶段[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记者王方杰;甘肃“雨水利用行动”获国际特等奖[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闫雪静;本市建成雨水利用设施55处[N];北京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高莹;重视雨水利用系统的建设[N];友报;2007年
5 张克锋 陈伟伟;黄科院建成城区雨水利用示范工程[N];黄河报;2011年
6 吴普特 高建恩;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3年
7 采田 选编;雨水利用,看日本是怎样做的[N];中国水利报;2004年
8 ;德国的雨水利用[N];中国水利报;2004年
9 阮本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雨水利用良性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5年
10 记者 陈宗立 特约记者 周文馨;甘肃雨水利用规模居世界之首[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超;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小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庄佳欣;株洲市某小区雨水利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甜;陕北地域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涛;城市公园雨水利用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申潇潇;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杜无名;雨水利用系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邓丽佳;基于场地要素的陕北丘陵沟壑区雨水利用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苏畅;基于雨水利用的牡丹江师范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9 马宇博;红寺堡鲁家窑移民新村防洪及雨水利用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10 陶望雄;雨水利用理论与技术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39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3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