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高层钢结构三维倒塌仿真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4:52

  本文关键词:高层钢结构三维倒塌仿真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层钢结构 倒塌模拟 三维模型 纤维模型 局部屈曲 约束效应


【摘要】:为研究高层钢结构在强震下的空间倒塌机理及其安全储备,本文探索适用于模拟高层钢结构三维倒塌行为的数值模型及其建模方法。模型以纤维模型为主,模拟各类杆系构件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效应。纤维模型可考虑倒塌过程中构件的各种破坏现象,如混凝土的开裂、软化和约束效应,钢材的包辛格效应、屈服、局部屈曲和断裂等。通过编制用户子程序,将纤维模型嵌入到有限元软件MSC.MARC中。通过对构件和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对模型的精确度进行验证,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建议模型在模拟结构倒塌全过程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日建设计;京都大学;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 倒塌模拟 三维模型 纤维模型 局部屈曲 约束效应
【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面上资助项目(2014B04)
【分类号】:TU973.13;TU312.3
【正文快照】: 引言高层结构体量巨大,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确保高层结构在大地震中的安全性对城市的安全性与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结构设计中应严格避免其倒塌。然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11年日本的东北大地震均表明,大地震中建筑结构有可能遭受远超过设计规定的罕遇地震的作用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训流;陆新征;叶列平;;往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涛;姚谦峰;柳炳康;汪训流;;往复荷载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柱接合部受力性能数值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陆新征;唐代远;叶列平;施炜;;我国7度设防等跨RC框架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3 ;Evaluation of collapse resistance of RC frame structures for Chinese schools in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B and C[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1年03期

4 陆新征;叶列平;;基于IDA分析的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1期

5 唐代远;陆新征;叶列平;施炜;;柱轴压比对我国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5期

6 陆新征;林旭川;叶列平;李易;唐代远;;地震下高层建筑连续倒塌数值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7 黄羽立;陆新征;叶列平;施炜;;基于多点位移控制的推覆分析算法[J];工程力学;2011年02期

8 施炜;叶列平;陆新征;唐代远;;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3期

9 杨秀娟;闫涛;修宗祥;闫相祯;冯永训;;海底管道受坠物撞击时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06期

10 郑山锁;王唯;李龙;商效禹;韩协;;基于纤维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柱精细化建模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尚兵;庄茁;;基于ABAQUS梁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子程序[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新征;马玉虎;周萌;陈浩宇;叶列平;;箍筋约束对典型RC框架教学楼抗地震倒塌能力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王强;潘天林;刘明;张曰果;;显式动力分析中梁单元的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4 林旭川;潘鹏;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的震害仿真与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5 吕伟荣;罗雯;蒋庆;徐昌慧;黄海林;陆新征;;基于分层壳单元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数值模拟[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6 顾祥林;付武荣;汪小林;洪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破坏过程模拟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7 张亚齐;;不同配箍率再生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解琳琳;韩博;许镇;陆新征;任爱珠;;基于OpenSees的大型结构分析GPU高性能计算方法[A];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地震破坏机理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黄盛楠;钢筋混凝土梁桥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刘海涛;密肋复合板结构非线性数值模型研究与地震能量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白雪霜;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左琼;基于冗余度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评估[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王维;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宏观有限元的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杜闯;钢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卢啸;超高巨柱—核心筒—伸臂结构地震灾变及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9 李宁波;复合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吴忠铁;考虑支座极限变形的串联隔震体系性能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显赫;预应力LNG储罐在地震作用下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唐能;近断层多维地震激励下串联隔震结构倒塌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白可;地震动模拟与基于MSC.MARC二次开发的抗震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项莉莉;配筋砌块砌体矩形截面剪力墙滞回性能数值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飞;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左胜军;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强梁弱柱”现象的震害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7 李贵乾;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林旭川;基于系统方法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D];清华大学;2009年

9 龙业平;钢筋混凝土柱快速加载试验及动力滞回规律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朱翔;近场地震作用下不规则隔震结构的倒塌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昌荣,章征涛,贲庆国;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禄鹏,李晋民,王长宁,朱斌;高层钢结构施工管理技术[J];钢结构;2005年01期

3 赵建生;高层钢结构箱形柱的制作[J];钢结构;2005年02期

4 易方民;王巍;徐海波;谭宝锋;刘长明;;超高层钢结构中的施工偏差对结构性能影响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2期

5 刘松涛;;高层钢结构住宅的优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6 蒋立勇;宋进文;;中高层钢结构住宅——武汉赛博园一期工程技术经济分析[J];钢结构;2007年03期

7 耿志学;;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应用[J];住宅产业;2007年11期

8 袁常旭;;高层钢结构住宅的优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1期

9 梁焕新;吴尚荣;景亭;;高层钢结构跨层支撑—框架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10 刘鹏;;石化装置中高层钢结构框架设计[J];石油化工设计;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国欣;李继华;夏正中;;高层钢结构可靠性研究和评价(三)——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式[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何琦;刘锡良;;联体高层钢结构主动控制减震分析[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3 徐健;周观根;吴薇;汪国军;;杭州萧山国税局办公大楼高层钢结构的深化设计[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娜;;研究生钢结构系列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李剑;;钢结构的简单设计步骤[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康澜;张其林;;高层钢结构施工过程力学问题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戴国欣;李继华;夏正中;;高层钢结构可靠性研究和评价(一)[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8 杨维生;;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制作工艺[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贾宝荣;罗永峰;;高层钢结构施工模拟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立军;卢理杰;谭晋鹏;余海群;;长春国际金融中心高层钢结构设计[A];第六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黎;聚焦滇首幢钢结构高层住宅[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2 记者 吴海清 廖嘉琳;诸侯纵论钢结构产业[N];中华建筑报;2002年

3 王超;浅谈高层钢结构设计与深化设计[N];现代物流报;2013年

4 晓涵;民用建筑将成钢结构主攻方向[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郑建果;——钢结构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N];中国冶金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韩睿华;恒久品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张成德;莱钢着力拓展“绿色”房地产[N];中国冶金报;2003年

8 浙江精工建设产业集团董事长 方朝阳;创新做专 借力强企[N];建筑时报;2005年

9 记者 李成贵 通讯员 熊阳生;投资八亿元钢构项目落户团风[N];黄冈日报;2007年

10 贾伟朋 范鹏涛;安徽国贸中心超高层钢结构圆管柱施工解析[N];建筑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延民;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力学机理及其工程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大型支撑—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宋俊瑞;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及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黄荣坤;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4 郑宝磊;山西首幢高层钢结构公寓设计与整体计算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乐慈;竖向不规则高层钢结构的设计计算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鹤;高层钢结构流体—结构耦合作用风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彭翼;高层钢结构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的振动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温东辉;山西首幢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复杂结构分析及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孙晋峰;山西首幢高层钢结构住宅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周佳毅;复杂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9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49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