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刚度需求设计的轻型消能摇摆架减震性态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刚度需求设计的轻型消能摇摆架减震性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性态 刚度需求 摇摆架 自复位 耗能 OpenSees软件
【摘要】:根据不同层数框架结构的的刚度需求,以控制结构一阶模态下的层间位移集中系数为性能目标,设计轻型消能摇摆架并基于性能的损伤指标对结构进行性态分析。对带有摇摆架4层、8层和12层的RC框架分别在近场有脉冲、近场无脉冲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确定结构刚度需求与层数的关系,然后据此针对6层RC框架设计轻型摇摆架(LRF)和自复位耗能支撑(SCED),基于OpenSees在近场有脉冲和无脉冲地震动多遇、设防和罕遇水平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与原结构相比,加入自复位消能摇摆架后,结构的损伤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损伤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位移响应和残余位移。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性态 刚度需求 摇摆架 自复位 耗能 OpenSees软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30,51178211)
【分类号】:TU352.1
【正文快照】: 引言现代抗震设计的目标是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达到不破坏结构整体性,并且可以立即使用既震后具有可恢复使用功能(resilience),这也是第三代以及新一代性能设计的发展的方向[1];传统抗震结构通过增加支撑或者抗震墙来达到降低结构变形来满足延性要求,但是这类结构不但初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曲哲;和田章;叶列平;;摇摆墙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2 周颖;吕西林;;摇摆结构及自复位结构研究综述[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3 杜永峰;武大洋;;一种轻型消能摇摆架近断层地震响应减震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喜堂;徐忠根;;钢框架栓焊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2 杜永峰;李春锋;;连体位置对单轴对称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匡林;;建筑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4 王中法;;非对称设备的运输、吊装浅谈[J];安装;2009年12期
5 李鹏飞;姚谦峰;郭猛;;蜂窝梁弯扭屈曲分析及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文;;正截面配筋设计的ABC解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威;薛建阳;罗大明;周现伟;;建筑楼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8 叶建云;方国庆;李维波;黄超胜;金鹤翔;叶进其;俞宏智;王汉炜;;T2D750/22双摇臂抱杆的研制及应用[J];电力建设;2011年07期
9 李先文;;弓弦式挂篮设计与施工[J];大众科技;2010年04期
10 王剑;;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及影响[J];福建建材;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恒;夏绪勇;马恩成;刘媛;曾西;;面向对象方法在钢框架节点设计程序开发中的应用[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亚曼;;门式刚架刚性柱脚锚栓和底板的计算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延林;韩庆华;李凯敏;;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尚玉玲;李俊华;谷水香;;管箱式空预器专用吊具的研究与设计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鑫;秦力;何志涛;;蜂窝梁加工技术在卡塔尔多哈高层办公楼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鲍颖;;某冶金厂房优化设计[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东;;生产使用功能改变后厂房结构利旧设计[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8 徐佳琦;吕西林;;基于能量的框架-摇摆墙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对比[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贤;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钱坤;差异框架结构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分析与处理[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驰;富水岩层中新型单层冻结井壁关键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江义;基于能量平衡的建筑结构非线性静力方法及分灾设计谱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迪;轻型消能摇摆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评估与动力可靠度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璐;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风亮;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先邦;YG500堆取料机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庆华;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3 马胤超;RPC双向带肋板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李正坤;大跨度输煤栈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冯婧;考虑地震扭转分量时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的时程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袁巧云;新型轻钢龙骨体系桁架梁承载力的试验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坛;基于ANSYS的圆孔蜂窝钢梁承载力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杨恒利;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肖春;脉冲袋式除尘器本体钢结构设计方法及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鑫;地震作用下大底盘三塔连体高层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启方;袁一凡;金星;丁海平;;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2 李明;谢礼立;翟长海;杨永强;;近断层地震动区域的划分[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3 曲哲;叶列平;;摇摆墙-框架体系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4期
4 徐培蓁;叶列平;;日本《基于能量抗震设计规程》介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3期
5 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李易;;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6期
6 曲哲;和田章;叶列平;;摇摆墙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7 周颖;吕西林;;摇摆结构及自复位结构研究综述[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8 李爽;谢礼立;;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哲;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子文;自复位耗能支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周诗齐;;关于框架梁、柱端纵向钢筋配置的一点看法[J];四川建筑;2007年S1期
2 马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延续使用安全评定[J];福建建材;2009年03期
3 梁亚楠;;浅谈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4 宗立;赵学君;;延性研究在框架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和保证[J];辽宁建材;2006年06期
5 王涛;刘秦;王磊;;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J];河南建材;2009年03期
6 刘海卿;倪镇国;张颖;;多层框架结构地震倒塌过程仿真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2期
7 刘海卿;刘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过程模拟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李金玮;;多高层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刚度中心[J];山西建筑;2008年06期
9 张鑫;韦合;叶列平;;高强钢筋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10 杨鹏鹏;张永胜;赵瑞宝;;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玉红;聂永安;严宗达;吴国有;;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计算[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2 钟建海;王元清;陈宏;;多层轻型钢结构厂房的设计与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俞家欢;孙明;;五爱市场异型柱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万林;张亚齐;尹海鹏;张建伟;;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沈冯强;林峰;;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模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6 叶列平;林旭川;汪训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自复位性能与抗震性能[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葛轶强;张其林;;半刚架模型在抗震分析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沈国庆;陈宏;;粘弹性阻尼器在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建国;;框架结构爆破倒塌的有限元动态模拟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杨智广;费鸿禄;张立国;郭宝义;;不同结构建筑在同一场地的爆破拆除[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同济大学上海同设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邱玉东 同济大学上海同设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季万江 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赵德良;海尔斯蜂巢轻质墙体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上)[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专家建言建筑设计与房屋抗震[N];消费日报;2008年
4 朱洪光;沈阳最高框架结构拐角楼成功爆破[N];中煤地质报;2007年
5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 秦会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N];中国建设报;2008年
6 记者 朱波;5层大楼5天“搬家”57米[N];长江日报;2008年
7 毛屹峰(作者单位:安顺市建筑设计院);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点[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8 陈斌;谈现代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吴小敏;购房留意抗震级别[N];韶关日报;2008年
10 韦思源;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探讨(上)[N];中华建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利;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试验和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雪松;翼缘狗骨式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斌;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林;大型火电厂主厂房少墙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震作用效应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鑫;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曲哲;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康灵果;大型火力发电厂少墙型钢混凝土框架主厂房抗震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孙宪春;地震力作用下结构构件复杂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辛立民;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范力;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平;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损伤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韩鑫;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阳;基于性态分析的RC框架结构的等效周期特性[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4 杜志强;基于性能的RC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杨迪雄;空间非对称框架结构的控震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6 王莲花;地震区异型柱框架结构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陈佩圆;基于耗能特性的RC框架结构破坏模式合理性评价[D];重庆大学;2012年
8 方开敏;钢筋混凝土框—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柴俊;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风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超强系数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0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5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