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循环荷载下复合筒型基础地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及液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9 04:42

  本文关键词:循环荷载下复合筒型基础地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及液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筒型基础 动力响应 地基 孔隙水压力 液化


【摘要】:复合筒型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宽浅式基础型式。在风、波浪、海流等动力荷载的作用下,复合筒型基础内外地基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模拟了复合筒型基础受到的风浪流荷载,并将风浪流荷载合理叠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复合筒型基础地基动力响应规律。同时对复合筒型基础内外地基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及液化范围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复合筒型基础附近海床液化深度随着饱和度、渗透系数、波浪周期、水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泊松比的增大而减小。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复合筒型基础 动力响应 地基 孔隙水压力 液化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2012AA051702)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No.2012DFA70490)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No.12JCQNJC04000)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021004)
【分类号】:TU435;TU470
【正文快照】: 1引言海洋中风电结构受到风、波浪、海流等循环荷载的综合作用,并引起风电基础周围海床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在砂土等地基中甚至引起地基液化,这对风电结构的安全是十分不利的。复合筒型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宽浅式的基础型式,其抗倾覆能力强,适用于软弱地基[1]。国内外学者[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庆来;栾茂田;杨庆;齐剑峰;;考虑循环软化效应的软基上深埋大圆筒结构承载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矫滨田;时忠民;鲁晓兵;张建红;;粉土地层中桶形基础水平动载响应的离心机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7期

3 王建超;贡金鑫;;外海轻型码头结构环境荷载的统计分析[J];水运工程;2010年02期

4 张金凤;张庆河;秦崇仁;;波浪作用下非均质各向异性海床响应的数值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汤炜梁;袁奇;韩中合;;风力机塔筒抗台风设计[J];太阳能学报;2008年04期

6 范庆来,栾茂田,杨庆;软基上沉入式大圆筒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分析[J];岩土力学;2004年S2期

7 鲁晓兵,张建红,王淑云,孙国亮,时忠民;水平动载下桶型基础周围土体软化的离心机模拟[J];中国海洋平台;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锟;赵春风;王建华;;软土地基桶形基础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2 范庆来;栾茂田;张可誉;许成顺;;深厚软基上大圆筒结构循环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3 王立忠;潘冬子;潘存鸿;;Analytical Solution for Wave-Induced Response of Seabed with Variable Shear Modulu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7年03期

4 张建红;林小静;熊中生;鲁晓兵;;海洋平台地基基础变形破坏离心模拟和极限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1期

5 贺广零;李杰;;风力发电高塔系统风致动力响应分析[J];电力建设;2011年10期

6 章子华;刘国华;王振宇;吴志根;;抗强风的索塔型风机可行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7 陈为飞;陈水福;;近海风机塔架风浪荷载及其响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3期

8 沈玉光;;锥筒形风机塔架的风致响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2期

9 李俊;何玉林;刘军;董明洪;金鑫;;基于风力机整机气弹稳定性的塔筒结构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10 张金凤;张庆河;韩涛;;非线性立波作用下砂质海床动力响应及液化研究[J];港工技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软基上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驰;鲁晓兵;王淑云;;海洋动载作用下砂层液化特性的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张建红;鲁晓兵;;冰载荷作用下海洋平台桶基的离心模拟[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建红;张幸幸;林小静;鲁晓兵;;动荷载作用下大圆筒基础离心模型试验[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援衡;波浪与抛石防波堤相互作用及其砂质海床动力响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俊;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建峰;复合加载下软土地基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朱明双;现浇筒桩桩—土共同作用试验与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潘冬子;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床及管线的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齐剑峰;饱和黏土循环剪切特性与软化变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武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赵晖;波浪和涌潮荷载作用下排桩的动力响应[D];浙江大学;2009年

9 远航;波浪作用下埕岛油田海底管线稳定性数值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肖忠;软土地基上新型防波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波浪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体海床响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彪;强风作用下大功率风力机的振动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源;昆明新机场岩溶塌陷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袁野;沉箱式码头地基液化破坏的振动台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举睿;格形钢板桩结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沈玉光;海上风电筒型基础风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伟仪;插入式钢质大圆筒岸壁结构的设计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马太雷;海洋吸力式沉箱在波浪作用下地基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建习;风浪作用下库岸动力响应及稳定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明伟;波浪与抛石堤的相互作用和弹性海床动力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栾茂田,郭莹;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液化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林缅;浪作用下海洋底床动态响应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3期

3 王世水,唐云,刘海笑;波浪作用下沉入式大圆筒结构与海床土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J];港工技术;2004年03期

4 王元战,王玉红;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J];港口工程;1997年01期

5 范期锦,李乃扬;长江口二期工程北导堤局部破坏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港湾建设;2004年02期

6 张建红,孙国亮,严冬,鲁晓兵;海洋平台吸力式基础的土工离心模拟研究与分析[J];海洋工程;2004年02期

7 鲁晓兵,郑哲敏,张金来;海洋平台吸力式基础的研究与进展[J];力学进展;2003年01期

8 陈松利,王海宽,辛海升,韩巧丽;200W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抗台风塔架的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王峰;陈棋;余国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刚度的研究[J];能源工程;2005年06期

10 栾茂田,王栋;考虑土骨架加速度效应的海床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梦喜;;软土地基中深埋式大圆筒结构的承载机制与稳定性分析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杰;孟庆生;贾永刚;;黄河口粉质土对振动能量的吸收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2 杨杰毅;;抗震规范中砂土液化条文的初步分析与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10年01期

3 高广运;何俊锋;李佳;;地铁运行引起的饱和地基动力响应[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0期

4 陈灿寿;戚承志;钱七虎;李信桥;;浅埋地下结构顶板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04期

5 李慧;石乃鑫;杜永峰;;含软弱夹层边坡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8期

6 郝振群;石崇;朱珍德;;圆形洞室预应力锚索的地震动力响应[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柴红保;曹平;林杭;;竖直向上传播剪切波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姜彤;马瑾;许兵;;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边坡动力稳定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9 秋仁东;石玉成;付长华;;高边坡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2期

10 蔡红新;;地震波类型对拱桁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J];科学之友(B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仰平;高智伟;;基于统一硬化模型的孔隙水压力系数[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洪阳;王元汉;;双参数地基上弹性板的动力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范雷;唐辉明;王亮清;;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层状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初探[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何谨铖;;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综述[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5 汪有刚;刘向峰;;断层场地地震响应特性分析[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6 高玉峰;张健;沈扬;;不同频率波浪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孔隙水压力特性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年廷凯;栾茂田;郑德凤;鲁志杰;;复杂荷载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上限极限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杜尧俊;;有孔隙水压力的花岗岩破裂试验中孔隙水压力的模拟问题[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9 张伯崇;;孔隙水压力对花岗岩摩擦性状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10 祝介旺;李新年;王思强;杨志法;;黄河冲洪积土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基GPS探测技术的发展(上)[N];中国气象报;2006年

2 特邀主持人 李黄;中国地基GPS探测技术的发展(下)[N];中国气象报;2006年

3 ;地基GPS大气电离层探测网建设(下)[N];中国气象报;2006年

4 陈四四邋余向华;犍为挖出恐龙化石 农民义务护宝半载[N];四川日报;2007年

5 ;地基GPS大气电离层探测网建设(上)[N];中国气象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丁蔚文;让“地下档案”活起来[N];新华日报;2010年

7 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实验科 朱天云;浅谈土工试验对工程应用的意义[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8 记者 陈桂兰;上海城建有了三维“地基数据”[N];文汇报;2009年

9 天津市地矿局副局长 赵维明;建设项目,摆在哪里才安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马燕;大地基乡“四式四转变”为新农村建设选拔后备人才[N];楚雄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引科;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姚华彦;化学溶液及其水压作用下灰岩破裂过程宏细观力学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3 徐斌;移动荷载引起饱和土动力响应及排桩隔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于基宁;低温三轴试验机研制及粉质粘土冻融循环力学效应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5 江洎洧;频发微震作用下三峡库首段典型滑坡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6 马宏伟;引水隧道在地震波入射时的动力响应解析解[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周新民;准饱和土波动特性及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姜彤;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加卸载响应规律与非线性稳定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伟;地震作用下黄土暗穴的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邓云超;地震荷载下高陡岩石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葛帆;基坑支护土压力和变形的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吴罗成;移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动力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素姣;加固前后液化土地基振动动过程中土体特性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宏儒;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分析与改进[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大为;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刘晨;饱和砂土液化特性试验研究及地铁车站地基液化效应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正银;饱和细粒土动荷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59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59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