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对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氯离子对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影响
【摘要】:采用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浸泡在超纯水和Na Cl溶液中,定期测定浸泡环境下混凝土表层的渗透系数,研究氯离子渗透对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渗透系数的作用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在微观结构上分析氯离子及粉煤灰对混凝土表层渗透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后,改善了水泥浆体与集料界面的过渡区结构,超纯水长期浸泡后,掺入粉煤灰样品的表层渗水系数显著降低,仅为普通混凝土试件的0.4左右;Na Cl溶液浸泡下,表层渗水系数初期的发展和粉煤灰掺量相关,浸泡90 d,粉煤灰15%(质量分数)掺量的混凝土,在Na Cl溶液浸泡的表层渗水系数小于超纯水浸泡的结果,掺量达到30%时,则大于超纯水浸泡的结果;浸泡150 d后,在Na Cl溶液浸泡下,2种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表层渗透系数比超纯水浸泡中的有显著提高。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氯离子 表层渗水系数 粉煤灰 混凝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10827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013604)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GJHS20120621143717103)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LJ)~~
【分类号】:TU528.2
【正文快照】: 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气、液、固三相多孔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中的有害介质会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从而引起结构的耐久性问题[1-5]。混凝土的表层对结构起到了防护作用,建筑物服役环境对结构物的物理、化学侵蚀大都从表层开始,逐步作用到混凝土的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培渝;;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忠涛;马保国;李相国;王信刚;王迎斌;;无机硅铝质胶凝材料活性评定方法分析[J];材料导报;2009年01期
2 袁秋;钱劲松;杨建江;;流态粉煤灰室内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1年03期
3 施惠生;黄昆生;吴凯;郭晓璐;;钢渣活性激发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1期
4 吴芳;李利;周代军;李志杰;;拜耳法赤泥对水泥浆体孔溶液碱度及强度发展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2期
5 闫乙鹏;山宏宇;叶青;田耀刚;王南昌;李炜光;;复掺矿物掺合料海工混凝土氯离子抗渗性机理分析及寿命预测[J];公路;2012年01期
6 阎培渝;陈志城;;含不同矿物掺合料的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J];工业建筑;2011年06期
7 黄利频;郑建岚;;测试混凝土孔溶液的pH值研究混凝土的碳化性能[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8 刘军;谢友均;邢锋;董必钦;潘冬;;粉煤灰对混凝土表层渗透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3年07期
9 李波;杨小龙;;透水混凝土路面空隙维护前后堵塞物的位置与深度[J];中外公路;2013年06期
10 杨功记;卢都友;陈贤瑞;许仲梓;;稳态法和瞬态法对测试无机泡沫材料的适应性[J];建筑节能;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斯凤;王培铭;;乳胶粉改性碱激发粉煤灰-偏高岭土砂浆的综合性能[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新;高温重构对钢渣组成、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强;钢渣的胶凝性能及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0年
3 贾耀东;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李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5 杨进波;混凝土保护层结构与渗透性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吴立朋;表层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及其测试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苗苗;胶凝材料组成和温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2年
8 陈伟;轻集料—基体协同作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3年
9 张鸣;水泥基材料用微胶囊自修复技术与原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贺智敏;蒸养混凝土的热损伤效应及其改善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承波;热闷钢渣胶凝特性及其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梁传浩;预填骨料混凝土灌浆过程的机理初探[D];汕头大学;2011年
3 张海洋;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断裂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胡洪亮;提铝粉煤灰废渣制备新型墙体材料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5 刘静;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黄春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过伟丽;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炉内脱硫及脱硫灰渣利用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8 邵伟;粉煤灰改性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韩吉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霍涛;硅(铝)酸盐脱水相与火山灰质材料的相互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克仁,孙伟,贾艳涛,郭丽萍;水泥-矿渣-粉煤灰体系中矿渣和粉煤灰反应程度测定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阎培渝;张庆欢;杨文言;;养护高温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S1期
3 李东旭,陈益民,沈锦林;温度和碱对低钙粉煤灰的活化和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0年06期
4 陈改新,纪国晋,雷爱中,田军涛;多元胶凝粉体复合效应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4年03期
5 阎培渝;张庆欢;;含有活性或惰性掺合料的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特征[J];硅酸盐学报;2006年12期
6 阎培渝;张庆欢;;含粉煤灰或石英粉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J];硅酸盐学报;2007年03期
7 栾尧;阎培渝;杨耀辉;马昕;周予启;李博;余成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大体积结构中的应用[J];混凝土;2006年11期
8 钱觉时,范英儒,明德华,,袁江;粉煤灰活性的激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9 柯国军,杨晓峰,彭红,贾非,岳洪涛;化学激发粉煤灰活性机理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05年03期
10 黄少文,俞平胜;粉煤灰活化技术及其在水泥材料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碧华,秦鸣;关于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早期推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夏燕,李洪新;用理性法设计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刘心中,董凤芝,杨新春,岳成林;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2期
4 余学芳;粉煤灰混凝土的特性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王福元;粉煤灰混凝土应用现状及发展[J];河南建材;2001年02期
6 张建民;;钢渣粉煤灰混凝土发展前景广阔[J];陕西建材;2002年01期
7 丁宏;用工业灰渣配制粉煤灰混凝土建筑砌块的研究[J];粉煤灰;2002年01期
8 李景民;试论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1期
9 栾元重,盛月法,孙晋亮,王华生;离层注浆中粉煤灰混凝土气渗性能测试[J];矿山测量;2002年02期
10 张金山,候殿昆;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农田渠道砌筑现场工业试验[J];矿产综合利用;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水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相豪;周金岩;赵多苍;;石灰粉对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刘翠兰;张风臣;陈拥军;;兰州市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信刚;马保国;王凯;李相国;;粉煤灰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艳臣;;浅谈粉煤灰混凝土的优越性[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6 黄艺伟;郭飞;;粉煤灰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尹继伟;岳秋云;;高掺量优质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8 刘建忠;孙伟;刘加平;秦鸿根;周伟玲;;预应力箱梁用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李瑞t
本文编号:1085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8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