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22:13

  本文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巨型框架结构 模态分析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高层、超高层渐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对象。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也应运而生,巨型框架结构,施工迅速、受力明确、节约了土地资源,所以也成为未来城市建筑重点发展对象。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在现在的城市中,越来越常见,巨型框架结构作为其比较典型的结构形式之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空腹式巨型框架结构相对于实腹式巨型框架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而且还能有达到节约建材、节省成本的目的。所以对实腹式巨型框架和空腹式巨型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的发展以及巨型框架结构的概念、类别和发展情况,紧接着介绍了抗震性能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抗震分析理论,并对其概念和理论来源进行阐述。通过对巨型框架的模态分析,得到巨型框架的振型信息等,通过反应谱分析,得到其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其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研究其在Elcentro波、Lanzhou波、Taft波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顶点时程位移等。通过空腹式巨型框架和实腹式巨型框架在抗震性能方面的对比,当地震加速度较小时,得出空腹式巨型框架较实腹式巨型框架,抗震性能较好,当地震加速度较大时,空腹式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实腹式巨型框架。对空腹式和实腹式结构的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两种结构均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关键词】:巨型框架结构 模态分析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52.11;TU3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25
  • 1.1 地震概述和抗震设计理论发展13-14
  • 1.1.1 地震概述13
  • 1.1.2 抗震设计理论发展13-14
  • 1.2 高层建筑简介与发展概况14-20
  • 1.2.1 高层建筑的结构分类15-16
  • 1.2.2 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16-20
  • 1.3 巨型框架结构的简介与发展20-23
  • 1.3.1 巨型框架结构概念的提出20-21
  • 1.3.2 巨型框架结构的类别21-22
  • 1.3.3 巨型框架结构的特点22-23
  • 1.4 巨型框架结构研究现状及成果概述23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意义23-25
  • 第二章 SAP2000简介与地震特性研究分析理论25-38
  • 2.1 SAP2000简介25-27
  • 2.1.1 SAP2000软件简介25
  • 2.1.2 SAP2000模型的单元类型25-27
  • 2.2 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27-28
  • 2.3 抗震分析理论28-37
  • 2.3.1 模态分析理论28-30
  • 2.3.2 静力分析理论30
  • 2.3.3 反应谱理论30-35
  • 2.3.4 时程分析理论35-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巨型框架的地震响应分析38-61
  • 3.1 引言38
  • 3.2 工程算例及模型建立38-43
  • 3.2.1 巨型框架模型的等效处理38-40
  • 3.2.2 巨型框架模型的建立40-43
  • 3.3 模态分析43-46
  • 3.3.1 结构自振特性43-45
  • 3.3.2 结构平扭特性45-46
  • 3.4 反应谱分析46-49
  • 3.5 线性时程分析49-60
  • 3.5.1 选取地震波49-51
  • 3.5.2 层间位移和位移角51-60
  • 3.6 本章小结60-61
  • 第四章 空腹式和实腹式巨型框架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61-80
  • 4.1 引言61
  • 4.2 空腹式巨型框架61-64
  • 4.2.1 空腹式巨型框架的定义61
  • 4.2.2 空腹式巨型框架的等效截面高度计算61-63
  • 4.2.3 结构模型的相关构件的尺寸63-64
  • 4.3 模态分析64-65
  • 4.4 多遇地震下地震反应分析65-73
  • 4.5 罕遇地震下地震反应分析73-79
  • 4.5.1 塑性铰的概念73
  • 4.5.2 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对比73-77
  • 4.5.3 塑性铰发展情况77-79
  • 4.6 本章小结79-8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0-82
  • 5.1 结论80-81
  • 5.2 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军;姜洪斌;张同伟;;巨型框架悬臂增层结构设计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孙绪杰;郑文忠;;对施工阶段套建增层巨型框架的内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董军,邓洪洲,王肇民,杨荣;组合巨型框架结构振动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1998年09期

4 郑文忠,周威,田石柱,李平;哈工大动力楼巨型框架增层结构设计与测试[J];建筑结构;2004年09期

5 裴星洙;汪俊华;唐柏鉴;;巨型框架悬挂体系共振效应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胡连江;;巨型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4期

7 周兴高,赵雅梅,李庆福;采用外套巨型框架大幅度加层设计[J];建筑结构;2001年06期

8 沈蒲生;孟焕陵;刘杨;;水平荷载作用下空腹巨型框架受力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6期

9 王运政;;水平荷载作用下巨型框架结构受力性能计算[J];中外建筑;2006年06期

10 郑钧;;有断层巨型框架的简化计算[J];中外建筑;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峰;袁广林;舒赣平;吕志涛;;杆系模型静力增量法对巨型框架局部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模拟[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勤;尤培华;叶献国;;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邹宏德;蓝宗建;田玉基;梁书亭;戴航;;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4 蓝宗建;田玉基;邹宏德;;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5 赵静;叶献国;;基于ANSYS的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江燕瑜;张耀华;;巨型框架悬挂体系阻尼控制设计方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7 巩玉发;王号;郭晓;;罕遇地震作用下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性能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8 董军;李靖;王肇民;;巨型框架悬挂钢结构竖向振动特性及地震时程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9 顾建;张良平;马臣杰;赵苏北;项兵;;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巨型框架柱柱脚设计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瑜;高红旗;周兴高;;建筑改造中的预应力巨型框架设计与施工要点[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耀华;巨型框架悬挂体系动力学及结构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2 袁政强;巨型框架箱形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月;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2 连军;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3 杜娟;巨型框架柱的简化力学模型与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4 谭征;巨型框架考虑施工过程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的分析方法[D];湖南大学;2006年

5 廖超;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6 王廷彦;巨型框架—支撑结构的静力、动力及减震性能分析[D];广州大学;2006年

7 李渐波;巨型框架抗震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8 杨阳;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动力响应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9 段红霞;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王栋;巨型框架减振结构体系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85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85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