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本文关键词:桂林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更多相关文章: 土-水特征曲线 红黏土 压力板法 滤纸法 饱和盐溶液法
【摘要】: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法3种方法,对压实桂林红黏土进行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性量测,研究干密度对于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1.4 g/cm3的压实桂林红黏土的进气值约为20 k Pa;土-水特征曲线的过渡段与典型的土-水特征曲线不同,含水率或饱和度与吸力的对数坐标关系不是单一直线,而是出现了3段直线,并且中间一段平缓段下降斜率较小;当吸力增大到367 MPa时,含水率仅为0.74%,可认为如吸力继续增大至106 k Pa时,含水率和饱和度为0;用吸力与含水率关系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吸力较大时不同干密度的曲线重合,认为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无影响。用吸力与饱和度关系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在吸力较小时,干密度越大,对应的土-水特征曲线越高;当吸力较大时,不同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几乎重合。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红黏土 压力板法 滤纸法 饱和盐溶液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1272194)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11-KF-04)
【分类号】:TU44
【正文快照】: 1引言红黏土作为一种典型特殊土,是碳酸盐岩风化残坡积,并经过红土化作用而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的高塑性黏土。我国红黏土主要分布在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广西、贵州、云南、广东以及湖南等省份。由于风化和红土化的环境和程度不同,红黏土的地质与工程特性随地域不同而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海波;曾召田;尹国强;赵艳林;;广西红黏土矿物成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5期
2 唐军;余沛;颜荣涛;魏厚振;;毕威高速公路玄武岩红土土水特征曲线测定与模型应用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5期
3 王继庄;游离氧化铁对红粘土工程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4 谭罗荣,孔令伟;某类红粘土的基本特性与微观结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5 唐朝生;崔玉军;Anh-Minh Tang;施斌;;土体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6 孔令伟,罗鸿禧,袁建新;红粘土有效胶结特征的初步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05期
7 刘小文;常立君;胡小荣;;非饱和红土基质吸力与含水率及密度关系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8 谈云志;孔令伟;郭爱国;万智;张华;;压实红黏土的持水性能与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9 傅鑫晖;韦昌富;颜荣涛;张芹;赖友华;;非饱和红黏土的强度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防震;陈宝;朱嵘;;粘土微结构特征与变形机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王亮亮;杨果林;;红黏土抗剪强度与影响因子作用机理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3 邓群强;;高速公路路基红粘土施工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3期
4 王英辉;聂庆科;张全秀;梁书奇;;广西靖西红粘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5 唐军;余沛;魏厚振;孟庆山;;贵州玄武岩残积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6 廖义玲,,余培厚;红粘土的微结构及其概化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1994年01期
7 廖义玲,朱立军,周训华;土体中惰性孔隙及其物理力学属性的研究[J];工程勘察;2001年01期
8 廖义玲;粘性土三相间相互作用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J];工程勘察;2001年03期
9 王英辉;张全秀;田鹏程;梁书奇;;含水量变化对红粘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J];工程勘察;2009年07期
10 聂庆科;;广西靖西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研究[J];工程勘察;200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毛天鹏;;遵义红粘土的裂隙性及其对力学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2 孔令伟;谭罗荣;;红粘土的脱水特性与温度的关系[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3 蒋国澄;;特殊土石坝材料的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孔令伟;赵颖文;郭爱国;拓勇飞;;原状红粘土脱湿过程的工程性状与机理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和礼红;汪稔;;特殊土结构性研究之现状[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白玉锋;李喜安;贾丽娜;陈阳;;重塑黄土收缩特性试验研究[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刘晓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信贵;城市区域水土作用分析与土的结构强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王文军;纳米矿粉水泥土固化机理及损伤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吴能森;结构性花岗岩残积土的特性及工程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孙益振;基于三轴试样局部变形测量的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继华;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刘晓明;红层软岩崩解性及其路基动力变形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马琳;游离氧化铁对花岗岩残积红土强度增长的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友谊;不同降雨条件下峡口滑坡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文平;南方红粘土公路路基设计与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滕珂;膨胀土固结与蠕变试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玉婷;水泥加固红土的力学特性及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蓉;秸秆纤维/红粘土/聚丙烯三元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暨南大学;2011年
5 匡静;西北干旱区土遗址盐渍风蚀效应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洪林;海南某红土强度变形及结构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7 刘艳敏;巴东组软岩残坡积非饱和红粘土土水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8 黄辉;高速公路路基的动力特性及施工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曾磊;优势渗流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王宏祥;红粘土路堑边坡防护的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智政,刘宝琛;残积红粘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2 唐大雄,王清,张庆云,李宝华;雷琼地区玄武岩残积红土的工程地质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3 李志清;李涛;胡瑞林;李熊;李壮举;;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试与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5期
4 王云鹏;;云南玄武岩风化红土地基承载力的探讨[J];工程勘察;1992年01期
5 张金城;江西省红土资源的某些地质学特征[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6 谈云志;;非饱和红粘土三轴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余敦猛;杨果林;方薇;;武广客专红粘土变形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6期
8 黄英,符必昌,付君蕖,李琴书;昆明玄武岩红土物质组成的剖面特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王钊,邹维列,李侠;非饱和土吸力测量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蒋国澄;具有稳固团粒结构的南方高塑性粘土坝料特性[J];水利水电技术;196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谈云志;压实红粘土的工程特征与湿热耦合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白;沈波;;玻璃量器液面表观特征曲线的形成和读数标志的确认[J];计量技术;1983年04期
2 陶高梁;孔令伟;肖衡林;马强;朱志政;;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特性及其分析拟合[J];岩土力学;2014年09期
3 李保华;;考虑干密度和压实含水率影响的弱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建筑技术;2014年05期
4 孙德安;孟德林;孙文静;刘月妙;;两种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J];岩土力学;2011年04期
5 胡波,肖元清,王钊;土-水特征曲线方程参数和拟合效果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贺炜;陈永贵;王泓华;;基于正态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独立域滞后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马少坤;扈萍;秦会来;;红黏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及拟合实用技术研究[J];公路;2010年01期
8 卢应发;陈高峰;罗先启;崔玉军;;土-水特征曲线及其相关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9期
9 仇文革;基于与围岩交互作用机理的格栅支撑特征曲线设计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10 戚国庆,黄润秋;土水特征曲线的通用数学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德安;孟德林;刘月妙;;高庙子膨润土及其与砂混合物的土水特征曲线[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新江;谈云志;王世梅;刘晓玲;;多功能土水特征曲线试验仪研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3 唐军;余沛;魏厚振;孟庆山;颜荣涛;;毕威高速公路玄武岩红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实验测定及模型应用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钟方杰;孔令伟;朱建群;;杭州湾浅层储气砂土的持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姗姗;相似多线外形之间特征曲线网复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褚进晶;扬州地区粘性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扬州大学;2014年
3 叶云雪;江西非饱和红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4 高抗;非饱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温度效应研究[D];三峡大学;2014年
5 赵丽晓;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李正健;塔河九区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水驱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7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87039.html